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 王颖)2020年12月11日,京郊官庄村外的农田里,连片的蔬菜大棚中,都有菜农的身影。此时,正是京郊冬季油菜批量上市的时候,这里的蔬菜大棚以油菜种植为主,因此格外忙碌。


在京郊的蔬菜大棚里,种植着大片的油菜。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一座油菜大棚中,一家来自山东的菜农,正在地里收割油菜。他们坐在一块厚泡沫做成的板凳上,一手拿着一把美工刀,另一只手抓住油菜,然后用美工刀贴着地面割断。这样收割的油菜,几乎不沾泥土,不用洗就可以直接上市。



菜农正在地里忙着收割油菜。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以前连根拔下来,还要洗一遍,现在都用刀割,直接就可以打包了”,菜农告诉记者,他们一家六口,在这里租地种菜已经10年,两个孩子在上学,年轻的夫妻和他们的父母种地赚钱。“我们租了4个棚,每个棚六七分地左右,主要种油菜,换茬的时候,就种油麦菜。油菜产量比较稳定,一个棚,一茬可以收5000-6000斤”。


菜农进行田间管护。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相比去年,今年的油菜价格不太好。菜农告诉记者,现在地头的收购价,每斤1.5元。而去年这个时候,价格在2元以上。


这片蔬菜大棚有三四百座,远处还有新的大棚正在建设。大棚里种的,几乎都是油菜,偶尔有油麦菜,都到了上市的时候。田间的道路上,还停着收菜的大车,等待菜农把收获的油菜送来。



大棚里种的几乎都是油菜,偶尔有油麦菜。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这两年来,近郊的地越来越少了,很多原本在大兴、丰台租地种菜的人,都来这里了,所以这里的大棚一下子多起来了。”因为距离城市比较远,很少有人把菜拉到市区的批发市场去卖。他们的蔬菜,主要靠订单、菜贩收购。


记者看到,一些大棚中的油菜已经长成,但大门紧锁,无人收割。附近的菜农介绍,那些大棚都是有人下过订单的,成熟后,他们自己收,菜农只管种就可以了。不过,这样的订单,价格往往比市场价更低一些,“我们都在地头卖,对市场的把握,肯定比不上天天泡市场的菜贩”。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影 王颖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