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的本质》 ,作者: (美)戈登·奥尔波特,译者: 凌晨,版本: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年10月


2020年无疑是多事之秋,在新冠疫情阴影的笼罩下,各个国家的人们在恐慌中都变得更加敏感与容易猜忌,各种类型的污名化现象,伴随着病毒一同扩散。这些“不和谐”的景象,都和“偏见”多少有关。《偏见的本质》全面地梳理了人类偏见的成因、类型和各种曾经被提出的应对方式,可以说,这种对“偏见”复杂性的呈现本身,就是一种对偏见最好的阻遏。即使成书时间距今已较为久远,但用书中的许多结论观照当下却毫不过时。


《废品生活:垃圾场的经济、社群与空间》,作者:胡嘉明 / 张劼颖,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1月


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实施,将“垃圾”这一长期被忽视的物质形态,带入到人们关注的视野范围之内。然而,垃圾的问题只是简单的环保与城市治理问题吗?《废品生活》为我们厘清了“垃圾”背后完整的“生命图景”。作为一份人类学的学术研究,这本书触及了许多重要的社会议题。作者将垃圾与垃圾经济纳入到理解城市化和城市变迁的分析范畴,揭示了垃圾与文明转型、城市治理、城乡差距等宏观议题的结构性联系。从拾荒者着眼的视角,也让我们得以看见原本隐匿于城市暗处的底层劳动者群体正在经历哪些边缘化的困境。


《故土的陌生人:美国保守派的愤怒与哀痛》,作者:(美)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译者:夏凡,版本: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5月


《故土的陌生人》是一本尝试跨越美国政治两派的“同理心之墙”的优秀著作。社会学家霍赫希尔德在支持共和党的“红州”里做了历经五年的扎实的田野调查。她以翔实的一手资料,为大家勾勒出这些共和党支持者的“深层故事”。她发现,这些选民失落的“美国梦”和被边缘化的痛苦和哀怨,在他们的政治选择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大家被信息茧房包裹而变得越来越撕裂的时代里,霍赫希尔德能带着共情心,尝试体认理解不同意见方,并厘清问题的本质,这本身就是一件弥合社会裂痕,消弭仇恨、疗愈社会和凝聚共识的第一步。


《分身:新日本论》,作者: 李永晶,版本: 一頁folio|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年1月


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不能简单地与其他国家关系相提并论。作者认为,中日两国有着共同的东亚古典文明的根源,双方意识的深处有着近似的结构。中国与日本要寻找各自的前世今生,观察互为“分身”的对方正是捷径。《分身》梳理了日本近代精神史的脉络,剖析它的自我意识的萌芽、成长、毁灭,以及最终自我新生的历史道路。在这个意义上,关注日本这个“分身”近代以来的国家演化历程,也是在审视中国的另一个“自我”。


《文化失忆:写在时间的边缘》,作者:(澳)克莱夫·詹姆斯,译者:丁骏、张楠、盛韵、冯洁音,版本:理想国 |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年10月


二十世纪是一个变化剧烈的世纪,几次灾难让人类历尽生死存亡,让无数人消失在历史的晦暗中。随着时间流逝,许多事实的碎片经过筛选淬炼,重组为我们所知的历史。在这个记忆被加速遗忘和公共知识分子备受争议的时代里,媒体人臧否公共人物变得越来越稀罕。克莱夫·詹姆斯的《文化失忆》就是一本提醒我们抵抗遗忘,与过去重新建立联结的人物评论集。这本书提醒着公共媒体人别忘了手里握着的利器——以笔为刀,臧否人物。虽然克莱夫·詹姆斯的人物评论极具个人色彩,但是他捍卫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日渐衰微的人文主义精神。


《无处安放的同情》,作者: (德)汉宁·里德,译者:周雨霏,版本: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0年1月


为何我们容易对远方的灾难报以同情,却对身边的不幸兴趣寥寥?围绕这个核心问题,作者汉宁·里德把读者带回到18世纪的欧洲,通过启蒙哲学家们对道德感有效性射程的争论,让读者自己去界定命运共同体中的“我们”与“他者”。近年来,欧洲难民危机、民粹主义的肆虐以及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摧毁了无限扩张道德与仁爱的虚假信条。本书以敏锐的洞察力、紧迫的现实感和严谨的哲学思辨,重申维系社会根基的道德价值,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发声尤为难能可贵。


《传承与断裂:剧变中的中国社会学与社会学家》 ,作者: 陆远,版本: 商务印书馆 2019年12月


20世纪50年代,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学在中国被取消,学术传承出现巨大的断层,直至改革开放后才得以重新恢复元气。本书指出,中国社会学的取消,不仅有受强调实用性的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影响这一“外因”,社会学这一学科某些内在的气质,也使其在中国的发展命途多舛。作者本人从历史学跨入社会学,他用细致的史料爬梳,重现了费孝通、吴景超、潘光旦、陈达等早期中国社会学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人物的精神世界。阅读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学的学科逻辑,还让我们近距离接触那个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与心态。


《民主与爱国:战后日本的民族主义与公共性》,作者:(日)小熊英二,译者:黄大慧 等 ,版本:启微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年8月


《民主与爱国》是日本战后思想史的经典之作。小熊英二没有简单排列日本战后众多话语体系与思想流派,而对不同思想的形成背景和产生原因作出了独特的解释:小熊英二特别关注每位思想家在战争期间的经历,战争经验是塑造他们思想的重要来源——这在其他思想史著作中都没有被使用过。小熊英二具有独创性地指出,著名思想家们实际上没有“创见”,他们只是将自己与同时代人共同拥有的心情以更巧妙的方式进行了表述。因此,这不仅是一本日本战后思想史,也是一本日本战后社会的集体心理史。更为重要的是,在梳理思想史的基础上,小熊英二建立起了对重新崛起的日本右翼的坚实批判。


《动情的理性:政治哲学作为道德实践》,作者:钱永祥,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10月


《动情的理性》是一本论文集,汇集了钱永祥多年的思考和研究成果。作者从以平等为根本价值的自由主义出发,批判性地考察了中文世界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的几种政治思想。钱永祥认为政治哲学是一种理性的活动,但这种理性又必然源自“情”的鼓动,只有密切关注和介入社会生活的政治哲学才具有道德意义。近年来,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大多患上了“失语症”,无力回应时下的政治局势和社会思潮。钱永祥在新增的后记中提出自由主义应当蕴含一种人本主义的道德意识,可以说是中文世界中难得一见又发人深省的洞识。


《什么是民粹主义?》,作者: (德)扬—维尔纳·米勒,译者: 钱静远,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20年5月


近年,民粹主义在全球各地都有抬头之势。“民粹主义”已经成为一个被误用和被使用的频率差不多高的词汇。本书精炼而不失详细地剖析了不同国家民粹主义者的案例,以及民粹主义生发与流行的原因。在德国政治学者扬—维尔纳·米勒看来,2016年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时所作的演讲,堪称一次“民粹主义”的宣言。“民粹主义”似乎代表着反对精英、批判主流权力。然而,批判性既不是成为一个民粹主义者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民粹主义者真正的特质,是认定只有自身才可定义和代表“人民”,并通过区隔“人民”与“非人民”来巩固自身的统治。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历史中国的认知与实践》,作者:(日)王柯,版本: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3月


“何谓中国”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学术议题,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讨论价值的大问题。王柯在此书中富有洞见地指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演变过程。在民间常常误用“华夷之辨”的当下,王柯梳理“华夷之辨”在“天下”国家中的流变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此外,王柯分析了历朝历代多元化行政体制的利弊得失,并极富有独创性地指出近现代民族问题的根源。王柯对中国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的转型过程中的困境与成就的总结,对未来中国如何建设民族国家有着多方面重要的启迪。


《民族的重建: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白俄罗斯:1569-1999》,作者:(美)蒂莫西·斯奈德,译者:潘梦琦,版本:三辉图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1月


创于1569年的“波兰-立陶宛王国”,历经四百余年,成为今人熟悉的波兰、乌克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民族”作为一个概念在这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学家斯奈德抛开长期以来的民族主义论说和迷思,回到16世纪,从那里发现东欧近代早期的“民族”,一路讲到20世纪末,以此论述“民族”的观念演变。现代民族观念的诉求能否找到一种和平的表达方式?这仍然是困扰当代民族国家的核心议题。本书别样化的历史叙事将帮助读者对民族认同的过程获得更为清醒和深刻的认识。


《为政:古代中国的致治理念》,作者:梁治平,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年6月


《为政》是法学家梁治平近年少有的新论集。“为政”之“政”,在这里取其传统之广义,包括农事、伦理等范畴。全书分为五篇,一篇一观念,即“天下”、“为公”、“民本”、“家国”和“礼法”。论述起于前秦,止于20世纪初。梁治平追溯了传统政治哲学在地理、伦理和学说方面的起源、谱系。不过他不认为它们在近代史上就必然已经退出舞台,相反,在大转变之后以不同方式影响至今。我们只有理解了古人的智慧与限制、近世变革的进步与局限,才能在观念上更清楚需要什么样的当下和未来。


《王元化传》,作者: 吴琦幸,版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0年11月


今年是王元化诞辰100周年。作为中国当代思想史上的旗帜性人物,王元化的一生经历了大时代的沉浮与荣辱,在窘困中追求学术理想、不倦地反思己身、坚持独立人格。本书作者吴琦幸是追随王元化数十年的弟子,更是在王元化晚年与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持续性谈话,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历经多年的考证与打磨最终写就这本传记,翔实、可靠、真挚地呈现了王元化学思历程的原貌。在今天阅读《王元化传》既是纪念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风骨,也有助于我们反思当代知识人的时代责任和使命。


《家庭革命:清末民初读书人的憧憬》,作者:赵妍杰,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4月


从揭露传统大家庭的问题,到效仿西方的家庭改新运动,在五四与后五四的话语影响下,过去的中西学者往往容易忽略“家”的情感性传统,将近代中国家庭的负面形象内化为一种常识。赵妍杰还原并重建了这段被长期“误读”的家庭革命历史。她试图厘清“家庭”成为革命对象的语境以及家庭革命对近代中国政治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传统政教体系的崩溃与西学东渐的改革思潮之中,当时的读书人一方面质疑家庭传统,同时积极反思人与人的基本关系,试图重整文化秩序,是兼具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历史历程。百年后,家庭、自我与社会仍旧存在相似的张力,回顾并还原这段被长期“误读”的家庭革命历史,对当下依旧具有借鉴意义。


《末日松茸:资本主义废墟上的生活可能》,作者:(美)罗安清,译者:张晓佳,版本:薄荷实验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


我们仅反思环保是不够的,因为环保背后是经济问题。人类学家罗安清在《末日松茸》里反思了传统而片面的环保理论,尝试建构一种新的思维,反思环保及其背后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罗安清从松茸供应链的田野调查中发现,没有人类的干扰,就没有松茸的产生。为此,罗安清尝试建构出一种新的认识论——一种人类与自然并非对立的认识论。此外,她还发展出“攫取资本主义”的观点,批判了外包经济对自然的破坏。在环境危机以及全球化资本主义危机变得越来越急迫的当下,罗安清的观点对我们该如何建设全球化的未来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亚洲与一战:一部共有的历史》,作者:徐国琦,译者:尤卫群,版本:理想国 | 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5月


传统的观点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欧洲大战。但是,徐国琦推翻了这种观点:许多亚洲国家对一战的认识都很薄弱,其实一战深刻地影响了亚洲各国的历史。通过扎实的史料梳理,徐国琦向大家揭示了一战对亚洲的重要性。徐国琦具有独创性地发现,亚洲人民对巴黎和会结果的失望是一种共同情绪。这些情绪对二战以及二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有着极深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徐国琦视一战为亚洲各国的共有历程的史观,为如今人类如何解决共同面对的挑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战场之外:租界英文报刊与中国的国际宣传(1928-1941)》,作者:魏舒歌,译者:魏舒歌 / 李松蕾 / 龙伟,版本:启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5月


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对外宣传”,对于彼时的中国来说相当隔膜。这也直接导致20世纪初期的中国在面临列强欺凌时,缺乏足够的外部支持。中国的对外宣传体系是如何逐步从无到有,逐渐成熟的?这正是《战场之外》试图回答的问题。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宣传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空白。租界报刊的立场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充满着各种话语的斗争。在缺乏对外宣传资源的情况下,它们与西方国家密切的联系,更是意外地成为了中国打开对外宣传通道的突破口。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作者:(日)上野千鹤子,译者:邹韵/薛梅,版本:绿林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年3月


从年初的冠姓权之争,到家庭领域性别分工问题的话题讨论,“父权制”无疑成为理解这些现象的核心概念,也是当下女性主义者们批判的核心概念。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代表学者,上野千鹤子以历史化的视角,重审马克思主义理论忽视的“再生产”领域,厘清了父权制的物质基础,有力地论证了女性从事再生产劳动的剥削与异化事实。近年来,女权主义浪潮不断高涨的同时,也受到来自不同社会群体与理论派别的批驳,这本书针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详实剖析,为我们思考性别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参照。


《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1895 - 1937)》,作者:卢淑樱,版本:薄荷实验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6月


作为一本新女性史的研究作品,卢淑樱的这本书有意采用论述与经验并重的研究方式,聚焦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形塑过程和女性哺育的具体生活经验,整合出相对全面与丰富的近代中国母婴历史。与此同时,她以跨学科的视野,勾勒出牛乳消费在中国餐桌上落地生根的历史过程,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近代中国现代性转型过程的新视角。近年来,女性话题的探讨逐渐经历从公共领域转向家庭内部等私人领域。本书从近代中国哺育史的角度,不仅填补了母亲历史的研究空白,也为当下关于母亲角色的话题讨论带来了历史的关照。


《巴别塔之后》,作者:(美)乔治·斯坦纳,译者:孟醒,版本: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


语言不通成为了现代全球交流的一个障碍,巴别塔的神话则仿佛象征着一种无碍交流的理想,然而,它的存在又可能是必要的。美国文学评论家乔治·斯坦纳在《巴别塔之后》中研讨了关于语言转译和翻译的问题。世界上的每种语言在表达上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但是在两种语言表达内涵的差异中,我们有机会去发现另一种可能——一种在母语中不存在的思维方式。意识到这种鸿沟并用更多的理解方式去包容,或许才是让巴别塔更加稳定的方法。


《叙事的胜利:在大众文化时代讲故事》,作者: (加)罗伯特·弗尔福德,译者: 李磊,版本:三辉图书|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7月


讲故事的传统,是我们维系自身存在的重要基础。我们用叙事整合纷繁复杂的历史,为之锚定目的与方向。《叙事的胜利》并不只是歌颂叙事,还带领我们反思与叙事的重要问题:大众文化时代给予我们每个人更多的“故事”,它让我们变得更强大,还是让我们充满了各种漫无目的的幻想?从《叙事的胜利》到该书所属于的 “现代人小丛书”系列展现的是知识分子如何与公众对话,这为当下提供了可参考的、可反思的经验。


《此时怀抱向谁开》,作者:袁一丹,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4月


作为一本学术随笔,《此时怀抱向谁开》的文笔畅达清通,不为普通读者设藩篱。全书主要的内容,则是1937—1945年间,处于沦陷中的北平幽暗隐曲的人事与风景。作者有意追求一种文史互通的研究方法,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下,将研究重点放在作为整个的“人”的研究对象身上,通过对整个的“人”的理解,进一步探究其思想史及精神生活史的流动。与此同时,在历史研究中引入日常的生活,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双重的日常细节下,更真实、深入地理解个体之情感与遭遇,“局部改写战争中模糊的受难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