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戚望)“儿童童年的恐慌背后,实则是父母的恐慌。”12月13日,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七届年会家庭教育论坛会场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对“中国式焦虑”进行拆解,帮助家长解决孩子的“童年恐慌”。他以自己女儿为例,认为每个孩子都有权利获得幸福人生,没上过“重点学校”、不是“典型学霸”并不可怕。


“恐慌的状态是让生命难以生长,甚至扭曲、毁灭。”孙云晓介绍,“童年恐慌”指的是当儿童面对巨大的压力,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而产生的一种较强、较持久、较强烈的焦虑心态。而他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工作中,调查发现童年恐慌的现象在这几十年不断发展、增长。“1999年的时候,中小学生的学习超时、睡眠不足的比例是46%;十年后这个数据没有下降,而且上升到了80%。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家长恐慌、焦虑的心态?孙云晓介绍,焦虑的产生因素是多方面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的焦虑情绪在增加,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在增高。“期望增高是很正常的,家长希望给孩子最优质的教育,但是,家长对什么是优质教育的理解有很多偏差。”孙云晓介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连续几十年调查发现,让中小学生说父母评价他们最重要的标准,70%以上的孩子都会回答学习成绩,而且,希望孩子考试考到前15名的比例超过半数。“让孩子必须上名校,必须成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否则就没有前途,这已经成为中国很多家长的心结,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瓶颈,是一种非常大的制约、束缚。”


孙云晓认为并倡导,“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把学校的知识教育和家庭的生活教育完整地结合起来,才会有一个健康、和谐、发展的孩子。而在当下,中国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即家庭教育的“学校化”“知识化”。“家庭变成了学校,家长变成了老师,关注点都在学习上、技能上。在这样的背景下,背离了家庭教育的根本宗旨和主要任务。”


什么样的儿童观、教育观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呢?孙云晓认为,一定要从儿童实际出发,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人具有的潜能。“好的教育让人获得自由、获得幸福、获得自己潜能的实现,把潜能变成现实,这是教育的本质。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潜能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儿童教育就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孙云晓提出,要树立一种“儿童友好的价值观”,这是联合国1996年为了实现儿童的权利,提出了一个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倡导,其本质是儿童优先、儿童的利益最大化。“儿童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潜能、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愿望。而认真学习过儿童保护法律的家长,不足一成。现在对孩子的高期望也好、高压力也好,实际上背离了对儿童的了解、对儿童的尊重,是对儿童权利的一种忽视或者剥夺。”


“我也是一个父亲,我女儿小学、初中、高中都没上过重点学校,都在普通学校上的学。”在演讲的最后,孙云晓讲述了他女儿的故事:女儿小学毕业时,她本人拒绝去“重点学校”,而是受到妈妈的影响,选择一个日语学校,学了六年日语。这在当时受到了日语出身的妻子的反对,但孙云晓当时却表示理解、支持。


“再窄的路,适合你,你就能走宽。”如今,孙云晓的女儿感谢父亲当年的支持,现在成为了一名中国驻日本记者,“在大媒体时代记者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但是她当得很开心。”孙云晓说,当家长的心态改变以后,孩子可以获得自由的空间、获得更好的发展。没上重点学校不可怕,不是学霸也大有前途。


记者 戚望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