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事企业某年度年终总结会议。图/指南针科创园公众号。


日前,南方周末一篇题为《一个江苏商人的十年政府生意:引科技人才,获政府补贴,项目多数烂尾》的报道引发关注。

 

报道称,商人马军涛与其个人持股85.5%的江苏鸿典,在全国控股或参股的企业多达44家,做了约30个项目。这些项目大多分布在四五线城市的县级产业园,甚至包括一些贫困县。然而,媒体通过实地走访等各种方式核实,发现其中18个项目现已烂尾,还有8个项目所设的公司已注销或因严重违法失信被吊销营业执照。

 

从光伏到新能源汽车,近些年,获得地方政府补贴最终却烂尾的项目并不罕见。但像马军涛这般把专攻政府补贴的生意做得如此“风生水起”的,还是很罕见。

 

报道显示,过去十年中,马军涛的生意版图不断向全国多地延伸,手法大同小异——网罗海内外科技人才,落地三四线城市开发区,成立公司。而批地又给钱的地方政府,大多收获的却是一个个烂尾项目。

 

比如,2018年底,马军涛实际控制的江苏鸿典与某县一城投企业合资成立一家实业公司,而后凭借其孵化的一家主营互联网的子公司,在该县拿了40亩工业用地。但不到两年,马军涛等就被这家城投企业提起诉讼。该企业工作人员透露,起诉原因是马军涛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完成投资——原本他们打算投资3000万,分3批注资,“首批1000万到账后,他把这个钱抽走了”。

 

地拿了,补贴领了,说好的项目却不了了之,这样的模式被不断复制。

 

从报道来看,马军涛在全国各地谈项目的方式很有规律,先承诺投资,然后要求地方政府给钱给地,一般都是要8%—10%左右的政府补贴,“所以尽量把投资报高”。而这些项目对应的政府补贴、公司注册资本金,却大多疑似流入其个人的关联公司。

 

由此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荒唐现象——各地所设立的公司大多因缺钱而烂尾,不仅建设项目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其网罗的科技人才也变成了讨薪者。

 

按理说,如此模式在一个地方出现后,就理应引起后来者的足够重视。但马军涛多年来在各地屡试不爽,这背后或许不仅仅只是其个人的“能耐”。

 

媒体披露的案例中有几个细节很是耐人寻味:

 

首先,马军涛的早期合作伙伴后来也萌生退意,觉得“早晚会出事”。既然合伙人都“露怯”,各地政府为何会对这些项目“偏听偏信”,不惜给钱给地?涉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审核把关是否到位,不能不打上一个问号。

 

其次,马军涛所涉足的地方,不乏官员因“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等原因落马的情况。这里面是否存在不当的利益关联,让人联想。

 

最后,马军涛所承诺的项目一般主打高科技,并主攻三四线城市,这或是瞄准了部分地方政府对于高科技项目、高级别人才投资心切的心理。

 

不可否认,动辄称一个月可以把全世界的医学奖、化学奖等诺贝尔奖得主请过来,这套话术对于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地方政府的确具有“蛊惑力”。

 

但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要识别这种专攻地方政府补贴的投资套路,未必就那么难。像有的地方“一年里有半年天气太冷”,本来不适合项目落地,居然也配合其成立主营水处理材料的公司,并“支付数千万元”补贴,这里面的风险其实早就可以察觉并预防。

 

马军涛到底有着怎样的来头,其多年来专攻“政府生意”的套路,又是否触犯了法律底线?在媒体揭开盖子后,还需要相关部门介入,进行严肃调查和处理。但马军涛的“创业神话”,无疑再次警醒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必须擦亮眼睛,否则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项目烂尾后,明知道“上当”的地方政府却大多选择了沉默。即便是提起诉讼的地方,也看不到公开的判决结果,有的地方甚至选择了和解。

 

私人投资失败了可以“打掉牙往肚里咽”,但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的政府补贴“投错”了,理应给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比如,到底只是“看错眼”,还是有人为因素造成,必须有公开的调查和处理,绝不能“私了”。若止于“秘而不宣”,那难免会继续扩大马军涛们的生存空间,让更多地方踏入同一条河流。


□重舟(媒体人)


编辑:马小龙  实习生:施可儿  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