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畜禽养殖有望在节约更多粮食的同时产出优质的动物蛋白。”在近日于昆明召开的2020首届数字农业50人论坛上,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候水生发言指出。候水生从育种角度举例剖析了近几年热销于农贸市场上18元左右的低价烤鸭,同时他也提到,低价鸭肉的存在,也是因为鸭子附加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被剥离开来。候水生在论坛中还讲到,我国土地不只养活14亿人口,还养活诸多为国民提供动物蛋白的畜禽。


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候水生。受访者供图

 

以生长速度快慢将鸭子分类繁殖

 

“现在市场上卖的那些18元的鸭子,正常生长期可能只有28-30天,重量能够达到4斤半,这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培育的品种。”日前候水生在论坛上指出,通过现在的技术手段,安全生产这类低价鸭子是可以实现的。

 

候水生在现场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他提到,一般情况下,身高较高的夫妇后代,也会具备身高优势。“那么通俗地讲其实在鸭子育种方面,我们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我们以生长速度快慢将鸭子分类,然后参考需求去繁殖它们。当然,也要将里面的遗传问题研究清楚。所以说,售价18元的烤鸭,是可以安全生产出来的。”

 

另一方面,候水生还在论坛中指出,鸭子本身的一些附加价值其实已经在生产前期就被剥离开来。“比如说鸭子的绒毛,可以用作羽绒服内的填充羽毛,而鸭胗、鸭肠、还有与鸭头一样大小的鸭舌,也都在生产前期为鸭子创造了价值。我们把这些都加起来,所以卖这类烤鸭用的鸭胚成本并不高,卖18元没有问题。”

 

但是候水生也同时提到,以18元买一只高品质鸭子并不现实。“大家都知道,生命周期越短,鸭子的含水量就越高。而这也是低价鸭的最大缺陷。”

 

生物技术会为畜禽养殖节约更多粮食

 

候水生在论坛上特别提到,我国的土地不只养活着14亿人口,也供养着无数畜禽动物。“食品问题是中国永恒的问题,也是时刻要牢记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当然要生产更优质、高产的食品,另一方面还要节约。”

 

对于育种专家来说,如何实现粮食的节约?候水生谈到,在上世纪70年代,一斤鸭肉的产出需要3.7斤的粮食,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缩小到了1.8斤。“这实际上就实现了对粮食的大量节约,同时也产出着大量、优质的动物蛋白。而随着未来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所能培育出的品种也会节约更多粮食。”


“我们希望畜禽将来能吃一斤粮食长一斤肉,这个目标不是不能实现的。”候水生说。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