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戴轩)近日,《卫报》报道了英国出现新冠病毒变异的情况。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由于新冠病毒的新变种,英国确诊病例数量在过去2周之内猛增。科学家认为,这种新变种比原始毒株的传播性高出70%。

 

传播性增强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病毒新变种会否影响到国内、是否与国内近期散发疫情有关?新冠病毒的整体变异态势如何?就此,新京报记者连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

 

新京报:近期,英国媒体称该国观察到变异的新冠病毒,变异具体体现在哪里?

 

冯子健: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发现,这个病毒变异的部位在S蛋白,与病毒和人体细胞的结合能力有关,新冠就是通过这个“刺突”部位来侵入人体细胞、导致感染。研究人员判断,这个部位的变异让新冠病毒的受体结合力大幅提高了。

 

新京报:病毒传播性增强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冯子健:传播性增强是一个推测,当地可能结合了实验室研究结果与发病率上升等现象,判断跟病毒变异有关。最近八九周,新冠每周发病率上升比较快,约从十万分之100上升到了十万分之400。英国分离出的新冠病毒中,这个变异后的毒株的占比也在上升,接近50%。

 

当然,发病率上升能否完全用病毒变异解释,没有十足把握。从现实层面看,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人员流动、聚集、卫生习惯等。排除这些因素后再去判断病毒变异后的传播力变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地用数学模型推演出,变异后传播能力增加了40%-70%,现实中的传播数增加了0.4。

 

新京报:目前,新冠病毒整体变异情况如何?和其他病毒相比如何?

 

冯子健:变异是病毒的特点,RNA病毒也相对更容易变异。病毒变异会出现非常多小“分支”,有的能长时间保留、大范围传播,有的很短就消亡了,不会保留下来。新冠也有很多小分支,不过意义不大。

 

病毒学界认为,新冠病毒变异的速度是比较慢的。

 

新京报:你认为,新冠病毒会往哪个方向变异?

 

冯子健:很难预测方向。能保存下来的病毒,一般是突变后有利于传播、增殖的那些。但人类行为的影响也很大,假设某一地区发现了一个分支,随后采取了强烈的控制、将其彻底阻断,那这个分支也就消失了。

 

新京报:最近国内很多地区出现散发病例,是这个新变异的毒株流入国内导致的吗?

 

冯子健:国内目前没有发现这个新变异毒株。

 

新京报:为什么最近本土散发病例增多了?

 

冯子健:季节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病毒在低温环境中存活的时间更长,天冷之后,人类的行为也发生改变,更倾向于室内活动、聚集性活动。

 

新京报:境外疫情仍在蔓延,新冠病毒出现变异,这种情况下普通人应如何防护?

 

冯子健:国内的防控措施很有力,把病毒传播都控制住了,老百姓感染的风险非常低。

 

但境外疫情比较重,输入风险一直存在,加之冬春季是呼吸系统疾病传播高发季。普通人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防控意识,注意戴口罩、手卫生、少聚集,在国外的朋友,要遵从所在国家的防疫规定,个人保护也不要懈怠。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张畅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