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的云冈石窟 出品:一拍视觉


12月20日晚,深蓝色的天空挂着一轮弯月,走进上海宝龙美术馆5、6号展厅,一座8米多高的“石窟”赫然耸立在内,十几名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拼装它的后室。


△ 为了避免高空作业,工作人员都是先安装最上部的模块,然后抬升搭建下面一层。


△ 工作人员在安装后室的第二层。


△ 工作人员在搭建后室第二层的最后一个模块。


△ 后室第二层搭建完后抬升两米,工作人员继续搭建第三层。


△ 工作人员正准备搭建后室第三层。


它由举世瞩目的云冈石窟12窟等比例3D打印而来,是全球首个可移动的3D打印复制洞窟。今天(25)日晚些时候,它将在“大美之颂 —— 云冈石窟的千年记忆与对话”展上正式公开亮相。


△ 搭建完毕的后室第三层。


△ 著名的伎乐天造像。造像在演奏琵琶、筚篥、古琴、箜篌等各种中西式乐器,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宫廷交响乐团。


多年来,云冈石窟研究院一直想要把云冈文化“搬”出去,让更多的人欣赏到石窟的壮美风采。然而,石窟与造像都是不可移动文物,虽然千呼万唤,却难以真正走出去。最近3年,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浙江大学联合项目组陆续攻克了数据采集处理、结构设计、分块打印上色等多项技术难关,迈出了石窟“行走”世界的第一步。


△ 工作人员在给前室模块缝隙上色。他们的上方就是著名的高浮雕伎乐天。


崔国开是12窟复制窟的负责人,从2017年7月拿到相关数据开始,就全程跟着这个项目。他看着20台特别研制的3D打印机器每天不停歇地运转了一年才得到1000多个模块,然后又经过拼装,组成110个大模块,接着加龙骨、上黑色加固层、进行表面处理、喷砂、8个月手工上色、组装调试......最后终于在今年年初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内完成了12窟复制品的组装与布展工作。


△ 每一个模块都要用专业的绑带固定好。


△ 12窟复制窟的负责人崔国开在测量抬升后的高度。他从2017年7月开始跟进该项目,熟知洞窟每一个细节。


△ 每个模块都写上了编号,以便于安装。


△ 工作人员在查看模块编号,确认是不是要安装的部分。


△ 每个模块安装前都要检查龙骨上的螺丝是否拧紧。


△ 一位工作人员扶着模块,另一位在背后上螺丝。


△ 组装完所有模块大概需要两千个螺丝。


12月14日晚上,崔国开跟着装有110个模块的8个集装箱抵达上海,以每天至少14个小时的工作强度领导团队进行拼装。第12窟又名“音乐窟”,高9米,宽11米,纵深14米,一比一打印而来的复制品受当前展馆顶高影响,“只能撤掉了最下面一层”。


△ 15日开始布展后,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加班加点,基本每天得忙到夜里十一二点才结束。


△ 工作人员在搭建钢架。云冈石窟研究院供图


△ 工作人员开始搭建前室。云冈石窟研究院供图


△ 后室抬升前,还能看到前室背面的佛像。


△ 巨大的展厅内,一座“洞窟”从无到有。12月20日上午,前室已搭完,后室也搭了一半。


△ 后室基本搭建完成后,可以在石窟前方看到后室的佛像。


△ 12月23日下午,“洞窟”基本搭建完成,本次组装共耗时9天。整个复制窟原本分为5层,有9米高。但因为展厅高度不够,只能撤掉最下面一层。因此本次展出的石窟其实只有4层、8米多高。


△ 展厅地面还特意铺设了地砖,提升观众参观体验。


12窟复制品创新使用“积木式”技术和制作方法,总重不到5吨。相比几百吨的原窟,“这是行走的石窟,永不落幕的丝路音乐厅”,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说,“终于梦想成真了!”


△ 复制窟内的所有彩绘都是云冈石窟的专家手工上色,耗时8个月。


△ 由于模块巨大,目前还无法做到严丝合缝,但一些小的缝隙并不影响整体观看效果。


△ 随复制窟一起展出的还有云冈石窟的120件珍品文物,它们会在石窟搭建完后再进行拆封布展。


据云冈石窟官微公布的2020-2026年规划安排,12窟复制品结束上海的展览后,还将前往深圳、北京、东京等城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行走”世界。


△ 12月15日早晨,装有110个模块的8个集装箱运抵上海宝龙美术馆。云冈石窟研究院供图


△ 上海宝龙美术馆墙上已经挂上了巨大的展出海报


注:本文图片均拍摄于12月15日-12月23日间


相关阅读:

1个月50万张照片,千年云冈里的90后“扫”窟人


摄影并文:新京报记者浦峰 编辑:陈婉婷

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