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徐美慧)记者今日(12月28日)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获悉,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建筑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以下简称《标准》)已于近日发布。《标准》提出,二环路以内是严格控制区,公共建筑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将采取上限控制。

 

据悉,《标准》系北京市发布的首个公共建筑机动车停车配建标准,将于明年4月1日起实施。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的发布,一方面能够以目标为导向整体性调控小客车出行强度,另一方面能够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缓解部分公共建筑停车矛盾。

 

关注1

二环路以内公共建筑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将进行上限控制

 

据了解,该《标准》用于指导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配建机动车停车位。

 

《标准》划定了公共建筑的四类停车分区,区域停车施行差别供给。

 

北京市行政区域被划定为四类停车分区,每类分区的公共建筑执行不同的上下限配建指标。上下限兼有,是由于指标兼顾了小客车出行需求和调控要求;上限是基于小客车出行比例和强度降幅要求,下限是基于机动化理性发展和小客车合理使用。

 

其中,一类地区为二环路以内,是严格控制区,公共建筑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采取上限控制,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改善交通出行环境。

 

二类地区为二环路至三环路之间,是适度控制区,指标采取上下限控制,执行较低的指标,实现出行车位的低水平供给,引导小客车使用的合理分布。

 

三类地区为三环路至五环路之间、五环路以外的中心城和新城集中建设区、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统筹平衡区,指标采取上下限控制,略高于二类地区,适度增加出行车位的供给。

 

四类地区为五环路以外除上述地区的其他地区,是宽松调节区,指标采取下限控制,略高于三类地区,基本满足出行停车需求。

 

关注2

轨道站点周边停车指标折减

 

为贯彻“公交优先”的理念,《标准》提出,位于轨道交通站点地面出入口500米范围内的公共建筑,其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应对上限和下限进行折减,折减应不低于20%。

 

如二类地区距离地铁站200米的某商务办公楼,根据《标准》配建停车位,其数量将缩减到《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2003)》(以下简称《通则》)的60%。《标准》将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规划设计标准》形成合力,着力引导绿色出行,改善交通环境,打造轨道微中心。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城市重点功能区,其公共交通可达性较高,通过指标折减能够减少出行车位供给,有效调控小客车出行比例和强度,以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关注3

医院停车配建指标将提高

 

《标准》细化了公共建筑分类,并对各类建筑精准规范。根据建筑类别和用地类型,将公共建筑划分为7大类、18小类,包括行政办公、商务、商业、医院、学校、文化设施、体育设施。

 

对于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医院,《标准》调高了停车配建指标,并作出了指标下限管理的规定。

 

如三类地区某新建医院,根据《标准》配建停车位,其数量将达到《通则》的2倍,能够大幅缓解停车矛盾,有效保障医生和患者停车需求。

 

此外,考虑到家长接送孩子的现实情况,《标准》也提出宜设置临时车位满足中小学生家长上下学接送的临时停车需求,临时车位应参照《交通枢纽学校医院上落客区规划设计指导性图集》相关策略实施。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编辑 白爽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