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顺义区局部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北京各郊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疫情防控专项检查,织密深山区疫情防护网。1月1日,记者从多个远郊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目前已实现监督检查全覆盖。


1月1日,记者从多个远郊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目前已实现监督检查全覆盖。受访者供图


门头沟:

已启动第二轮全覆盖综合执法检查


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冬季深山区企业正常经营数量少,但分散范围大,从业人员年龄偏高,易出现防控漏洞,该局根据最新防控要求,全面落实“镇街吹哨 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实现监督检查全覆盖。


市场监管所联合城管队、派出所、吹哨办等部门,对“五类”之外经营主体进行第二轮全覆盖综合执法检查,重点查看电子测温枪、“健康宝”二维码、“北京冷链”二维码的有效性,要求企业安排专人专岗,常态化开展测温、引导客流、提醒佩戴口罩。


同时加大对冷链食品的宣传,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相关指引,为企业敲钟醒脑,提高严防严控的自觉性。及时更新企业主体台账,对深山区主要街道和经营主体相对集中区域多次进行“回头看”,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二维码过期、通风不畅、人员聚集等现象反复回查,帮助企业整改到位。12月下旬通过“镇街吹哨 部门报到”检查企业85户,发放各类防控指引40余份,发现相关问题4个,经回查已全部完成整改。


大兴区:

对危害疫情防控企业果断熔断


大兴区市场监管局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措施专项大检查,对危害疫情防控企业果断熔断。


大兴区市场监管局紧急部署镇街属地开展全区冷库大排查,对全区范围内所有食品冷库不分规模大小、产权归属、证照情况全部要求排查到位,建立详细的管理台账,确保不留死角。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在冷链食品经营企业专项大检查中,全面检查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冷库和运输管理。进口冷链食品经营管理“四必查”,包括查制度建设,查资质报告,查追溯信息,查隔离防护。对进口冷链食品冷库管理“三严查”,包括查相关手续、防疫制度落实、温度监测等。


另外,对进口冷链食品运输管理“三核查”,主要检查进口冷链运输车辆是否消杀清洁;进口冷链食品是否专车专运;相关作业人员个人防护是否规范到位等。


专项大检查期间,共检查市场主体数1246户次,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发现并纠正各类问题150余个。持续推广“北京冷链”使用,截至目前,已有420家企业注册系统,录入收发货信息15万余条。


大兴区市场监管局已经制定今冬明春市场防疫工作方案和“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将以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为重点,持续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围绕进口冷链食品的进口、屠宰加工、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经营等各环节持续严查,全面加强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冷链防控协同作战、人物共防。持续督促引导冷链相关从业人员要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宣传引导消费者不要采购没有明确来源信息的冷链食品。


密云区:

辖区内两家农村集贸市场暂时关闭


密云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辖区内农贸市场防疫安全专项检查,包括对市场内人员佩戴口罩、入场测温、北京健康宝扫码验证、疫情消毒指引公告粘贴、人员限流、场内消杀等防控措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主办单位按要求落实到位。


细查畜禽产品,重点检查经营者是否按要求实行索证索票制度,仔细查看供货商资质、进货票据,确保凭证与货品匹配,达到来源可溯的目的。同时,严厉打击活禽交易,严禁在有形市场内现场销售活禽、野生动物。


对检查中发现的市场主办方入场扫码、测温措施落实不到位、督促入场人员佩戴口罩不严格等问题,现场及时告知属地镇街政府,并责令市场主办单位限期整改。此次专项检查,共出检查农贸市场32个次。目前因疫情防控需要,辖区内有2家农村集贸市场暂时关闭。


昌平区:

建立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台账


昌平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市场防疫组进一步完善区市场防疫组成员单位组成,明确职责分工,每个成员单位抽调1名干部在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实体化办公,明确会商例会、信息报送、督查督办、请示报告、保密等各项工作制度,有效确保市场防疫工作衔接顺畅、职责履行到位。


加大商超、餐饮食堂、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检查力度,督促相关市场主体认真落实防疫机制,要求加强测温验码、通风消杀、清洁卫生等防控管理一、迅速行动,摸清情况。


对全区庆丰包子铺和汉庭酒店开展排查,累计检查汉庭酒店10家、庆丰包子铺16家,对检查中发现的消费者进场不测体温、不佩戴口罩、扫码登记不全等19处问题全部督促整改完毕。


另外,对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共同居住者、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环境核酸检测工作,通过全面摸底人员台账、优化工作流程、信息有效共享,不断提高核酸检测效率,实现应检尽检,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