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程维妙)近期有关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消息密集传出,试点地区、场景和参与的机构数量等都在增加,用户端的支付模式也“上新”。除手机外,数字人民币可穿戴钱包、“硬钱包”等相继亮相。


据1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员工食堂,一位医生使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提供的技术,率先借助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实现点餐、消费、支付一站式体验。


从图片看,该“硬钱包”与银行卡大小相似,右上角有水墨屏。在员工餐厅支付终端刷卡后,水墨屏窗口中显示消费金额、卡内余额、支付次数。据了解,这是在上海第一次实现脱离手机的硬钱包支付模式,为运用智能终端困难的人群使用数字人民币,实现跨越数字鸿沟提供了可能。


此外,根据北京金融局元旦前夕的公告,数字人民币北京冬奥试点应用在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启动。活动中展示了多种形态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包括超薄卡钱包、可视卡钱包和徽章、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钱包等。花样滑冰世界冠军申雪作为受邀体验者,使用数字人民币可穿戴设备钱包滑雪手套,通过NFC功能“碰一碰”即通过地铁闸机进站。


近期有关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公开消息中,还有一些增量信息。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的试点,间接佐证了上海有试点场景落地,此前市场已传出上海是第二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地的消息。同仁医院介绍,未来将进一步在医院诊疗支付、体检检查、停车缴费等支付场景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


冬奥场景作为数字人民币首批试点场景,前期已在冬奥组委园区内开展部分场景试点测试工作,近日试点测试逐步拓展到园区外部,2022年冬奥会期间外籍人士也可以体验数字人民币。


据央行此前介绍,数字人民币是由央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与纸钞和硬币等价,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货币是公共产品,为社会所有群体服务。


去年4月,央行数研所官宣首批试点的“四地一场景”,包括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加上冬奥会场景,此后数字人民币试点在多地渐次推开,第二批试点地名单包括上海、海南、长沙、青岛、大连、西安六地。


目前数字人民币还处于常规性测试阶段。深圳市罗湖区和苏州市已分别开展过一轮公测,深圳市福田区于今年元旦启动了第三轮公测。三次形式均为向市民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中签者可定向获得下载数字人民币钱包的权限。三次红包试点共有约450万人参与,中签名额共25万个,参与试点的商户总数超过2.3万家。


除红包试点活动的中签者外,多试点地区最先都是向一小部分用户定向开通数字人民币试用权限,如上海试点的“尝鲜者”,是上海首例新冠肺炎病人的发现者——同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亦鸣医生,深圳试点前期也先为一些医护工作者开通了权限。此外,部分地方机关单位员工、银行内部员工也参与了内测。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