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源新京报网。


这两天,河北疫情拉响警报、全省进入战时状态,石家庄所有小区实行封闭管理等消息,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北京顺义、大连、沈阳等地的情况,河北这波疫情暴发,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病例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

 

数据显示,1月4日,石家庄市新增确诊病例11例,这11人中8人是藁城区小果庄村的,3人是藁城区刘家佐村的。1月5日,石家庄市新增19例确诊病例,其中8例是小果庄村村民,9例为附近村庄村民,但新增确诊病例轨迹大多与小果庄村有关联。

 

如今,作为石家庄这波疫情“相对集中暴发地”的小果庄村,已是高风险地区;刘家佐村则为中高风险地区。

 

流调信息还显示,这些农村病例中,不少是参加了会议、婚礼、葬礼等聚集活动后感染的。这其中,还有一例小果庄村确诊病例4天参加了3场婚礼。

 

不得不说,这样的传播链路,将农村疫情防控的薄弱之处暴露了出来,也为农村地区防疫带来了很多警示。

 

在此之前,多地零星散发疫情病例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有个重要原因在于,城市人口集中,人员流动频密,各种大型活动较多。尤其是某些机场枢纽城市,境外输入的风险较高。

 

相对来说,农村地区人员较为固定,较低的流动性减弱了疫情大规模暴发的空间。

 

但小果庄村等地的情况说明,农村不是病毒的“绝缘体”。在疫情防控问题上,要切忌“城市中心视角”或“重城市轻农村”的防疫思维,而必须正视农村防疫短板——尤其是此次小果庄村疫情凸显的婚丧嫁娶等聚集聚会带来的疫情传播扩散风险。

 

特别是年末岁初,元旦、春节假期叠加,不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村的人员流动频密提升,加上年关之际农村各类集会、婚宴在增多,个中风险不容小觑。这次小果庄村的疫情,就极具警示效果。

 

这首先就需要,农村地区的人们要增强防疫意识,“减少聚集和流动、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不只是适用城市市民,对农村居民也一体通用。而在疫情扩散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农村婚丧嫁娶等聚集性活动也应“能减少就减少”。毕竟,婚娶可以后延,防疫不能缓。

 

提升防疫意识,要从多方位着手。从现实情况看,如今城市中的商场、公交地铁等都有严格的佩戴口罩要求,但在部分农村地区,村民不戴口罩、近距离接触成了习惯。还有发病后的处理环节,当地确诊病例很多都在发现身体有发热、咳嗽症状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前往发热门诊,而是去小诊所拿药,延误了防治时机,也增加了通过诊所传播扩散的概率。

 

说到底,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不只是针对城市地区的,也是针对农村的。

 

实质上,就在前几天,国家卫健委召开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电视电话会议还指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是整个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前部署,落实“三减少、三加强”,即减少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减少旅途风险,加强个人防护、加强乡村网格化管理和加强定点诊治等工作要求,严防散发病例传播扩散,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

    

就在昨日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九十七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五十次会议召开,也强调,农村地区是防疫的薄弱环节,要研究制定具体防控方案,对农村婚宴、大集等活动严加管理,防范聚集性风险。

 

这绝非小题大做:考虑到农村是熟人社会,一旦出现个别病例,这种特殊的社群架构,更容易为大规模的聚集传播创造条件。鉴于此,在特殊情况下严控大规模聚集,已是迫在眉睫。

 

就目前看,农村防疫,确实需要加强佩戴口罩等防护行为的宣传普及,也加强防控资源的下沉。

 

但疫情防控,从来都不只是“上面喊喊,下面应应”,还需要所有人都绷紧防疫之弦——至少那些大型集会、婚宴,该取消就取消,别不当回事。换言之,对农村地区婚丧嫁娶伴生的疫情扩散风险,所有人都该有起码的警觉。


 □熊志(媒体人)


编辑:丁慧   实习生:祁倩倩  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