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棵矮树不用管,这棵新长出枝子的树还是要保的。”金天玉的声音不大,但冬季里万亩梯田园区空旷寂静,这声音隔老远都听得清楚。44岁的顾云站在一棵梨树旁,反问道,“你的意思是咱们不管这棵树以后好坏,只以产量为主是吧?”周围五六个与顾云相仿的村民停下手里的活,眼看着她与金天玉争论。




阜平万亩梨园。新京报记者 王巍 拍摄 耿子叶 剪辑


河北阜平县大道产业园里,围绕着果树冬季修剪的问题,村民与负责人正在争论。金天玉是大道产业园的的负责人,顾云是就业于产业园的村民。

 

2012年元旦前夕,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就把阜平作为探访贫困的第一站,由此,国家层面上精准扶贫战役打响,顶着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多年的阜平也迎来了脱贫新机遇。河北各方及相关扶贫机构提供年均3亿元的扶贫资金,这一数字是阜平过去20年全部扶贫资金总和的1.5倍。轰轰烈烈的“脱贫运动”在阜平全面展开。

 

五年前,大道产业园启动,五年来吸纳了300多名附近村庄的劳动力。五年前,这里还是环绕大道村几辈子的荒山,五年后,这里已是遍植果树的梯田。金天玉说,随着高铁从村边穿过,园区将产业更加多元,村民从流转的土地获得增收之外,也能凭借自己林间的手艺创造更多财富。

 

山上的果园。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争论的目的是让他们长真本事”

 

赶上日头足的时候,即便是冬季,太行山深处的大道村,体感温度仍称不上冷。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头的梨树梯田上,聚在一起的金天玉和几位来梯田上帮工修剪梨树的村民很好找。他们围在两棵梨树跟前,其中一棵枝条相对茂盛,但长得不高,主干越到枝头越显得纤细,倒是靠近低处的一个侧枝格外粗壮,正笔直地向另一棵低矮、光杆儿的梨树“入侵”。众人围在一起讨论这枝稍显“冒失”的侧枝当不当被锯掉。

 

“旁边这矮棵树已经害了病,长不起来了,咱们不用给它留地方。这个长出来的树枝过几个月正是丰果期,咱们还是要保证产量。”金天玉站在树旁,语气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地给面前几位老大姐讲着道理。他是河北乾元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园区的相关负责人,为了照看好公司旗下大道产业园这片占地近万亩的果林,金天玉偶尔也充当“技术员”的角色,指导村民修剪梨树和各种农活。

 

山上的梯田果园。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站在金天玉对面的顾云不服气,“留着这个侧枝,它肯定要和其他弱枝争营养,这棵树以后还长得成?”44岁的顾云是园区边大道村的村民,脚下的万亩梯田中,也有顾云家的地。大约五年前,河北建设集团在这里成立了乾元公司,发展林果经济,用产业带动扶贫。顾云是公司带动就业、聘用协助照看梯田果树的村民之一。

 

“理论是死的,可手下的活儿是活的。”双方争论期间,顾云把这句话念叨了很多次,这次仿佛是为了给自己挣口气的机会,话音刚落,她又问金天玉,专家技术员培训的“去大留小”、“看枝干比”难道有错?

 

金天玉笑了,耐心给顾云接着讲,“要去掉这个侧枝,是为了这棵树长高。但是你要想,今天去了这个,过几个月这棵树哪还有收成?咱们修剪不就是为了有好的产量吗?”在金天玉看来,这棵梨树长势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需要后期慢慢微调,而一旦锯掉侧枝,有可能这棵树未来一年基本无法带来收益,如果发生在个体农户身上,这损失也就更多。

 

“其实,跟村民这样的争论是经常的,这样的争论特别好,目的是让他们长真本事,果树管护是个技术活,所谓技不压身。”金天玉说。

 

“冬天里,一个月有一千来块钱的收入”

 

“她说的都没错,专家来了肯定也是这么教。”金天玉告诉新京报记者,但作为管理者,对于工人村民,还是希望他们更往深处想一想,判断枝干只是最简单的,“再往深层看看嘛,得再提高一部分,要不以后怎么指导别人做农活,当老师?”

 

顾云自己承认,虽然种了一辈子地,但对于种植和管理果树,也仍在学习阶段。从前家里只种玉米,小麦也多年不种了,除去这些,家里还有几棵桃树,顾云的心思都在家人和耕地上,对桃树放任生长,每年果子怎么样也靠运气。

 

2016年,顾云走入园区,开始照看果树的一年四季,每日工资还有了着落。顾云很高兴,“现在冬天,一天能挣60块,一个月有个一千来块钱的稳定收入,这总比闷在家里猫冬好吧,夏季活儿多的时候挣得更多,总归是围着树转。而且时间宽松,孩子老人有事的时候,能随时去照顾他们,家里的庄稼也有空顾得上。”

 

园区里的果树林。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最重要的是,顾云觉得靠着五年来听技术员和专家的指导,自己也能在照看果树上,找到了一些门路,“技术员来了好几批,果树知识都是他们教会的。”说起为什么要和金天玉理论,她说,“也检验下自己学没学到家。要是他不来,平时碰到这种情况,老姐妹几个人也会凑在一块一起商量的。”

 

“有了技术就有了生活的技能,还愁日子过不好?”

 

实际上,从入行时间角度上来说,金天玉或许真的称不上是顾云的前辈。2016年,在被集团调任至阜平园区前,用金天玉的话说,自己是搞计算机的,来阜平开始负责这片果林,他说农业比计算机难搞,“计算机是死的,这个是活的,特别不好弄。”

 

况且这片园区规模大,五年前,这里是环绕大道村村民几辈子的荒山,五年后,这里是植满果树的梯田,其中包含了无数尝试和探索。但在员工方面,反而显得相对稳定,金天玉说,这些年来,园区共吸纳300多名附近村庄的劳动力,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顾云也是300多人里的其中一员。

 

为什么当天一定要跟顾云把修剪种植的道理讲通?金天玉说,不止是为了某一个村民,讲通道理,也是为了更多村民以后的生活技能。“希望我们带动来务工的村民,除了能获得经济收入,也能真正学到果树管理技术,由浅入深,也能得到提高。”

 

园区一角。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在金天玉看来,哪怕在未来,村民们不愿再在园区工作,在获得相应技能之后,也能照看好自己家的果树,“甚至可以去其他地方从事相关技术指导,当个技术员也是很不错的。我们本着产业扶贫的原则来做这件事,要是能对他们今后的就业、生活提供帮助,也是好事,有了技术就有了生活的技能,还愁日子过不好?”

 

隆冬时节,这片层层叠叠的果树梯田在蓄力,春暖时节,一定是繁花似锦,待到金秋,硕果满枝。“那时候有了收成,也就不觉得冬天冷、干活累了。”顾云举着果树剪,望着满山的梨树,仿佛看到了春华秋实。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耿子叶 摄影 王巍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