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季《奇葩说》策划之初,节目就定下了“要轻松,要务实”的节目调性,因此从辩题的选择和选手的选择来讲,都会朝着更接近年轻人的生活,更接地气的方向去发展。节目监制李楠楠在接受新京报专访时表示,节目只希望选手“敢讲,讲真的”,而不会要求必须懂得辩论技巧,必须正也能说反也能说,节目所希望的就是他们表达生活里的自己。所以,区别于“打辩论”出身的传统型选手,这一季节目中出现了大量没有辩论经验的“野生”奇葩。


《奇葩说7》海报


“杨幂有很成熟很坚定的价值观”


率先让第七季节目“出圈”登上热搜的,是本季的嘉宾杨幂。杨幂出场就被称作《奇葩说7》行走的“金句输出机”。提到“人间清醒”的标签,她说“清醒的人都是在努力活着的人”;被问到是否把前任当人脉,她可以非常平静地回答“我才是那个人脉”。


杨幂在节目中。

 

李楠楠说,邀请杨幂,是因为她的“敢”和“不在乎”。节目组在杨幂为数不多的采访里,看到了非常真实且犀利的表达,同时,这也是《奇葩说》邀请导师、嘉宾,包括选择选手,最基础亦最核心的需求: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能真诚地表达,能说真话。“在行业里,大家可能都会比较小心自己的言论,但杨幂有很成熟很坚定的价值观,她很直接,非常真实。遇到不真诚的人,她就会直接怼回去。但平常需要杨幂密集表达、集中输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的机会比较少,刚好《奇葩说》就需要不停地观点碰撞,所以很适合她。”

 

哲学与经济学的碰撞,就是辩题的终极选择


在导师阵容中,今年新增加了大众相对不是很熟悉的刘擎教授,刘擎是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政治学系教授。已经有一个薛教授(薛兆丰)了,为什么还要再请一个刘教授?对此,李楠楠表示,节目组邀请刘擎老师,是因为作为国内德高望重的哲学教授,刘擎拥有把高深的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浅出阐释的能力,而《奇葩说》同样希望把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哲学层面的思考。同时,哲学和经济学是渗透人类生活很深的两个学科,它们天然有碰撞,经济学比较务实,告诉现代人如何做出理性的选择,怎样做更有效率;哲学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学的反面,不是为了效率,而是为了道理或者人的自由。


薛兆丰和刘擎(右)。


在李楠楠看来,哲学与经济学的碰撞本身,就是很多《奇葩说》辩题的终极选择,所以现场两位教授之间的碰撞非常有火花,一旦刘擎的理想主义表达感动到大家,薛兆丰就会泼一盆冷水,说理性的人在现实中是不会做这样的事的,反之一样。比如,“学哪个容易找到对象”。薛兆丰给出的论点是,哲学会让人看上去很博学,可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开脱,且可以被允许“一事无成”。刘擎则提出“经济学有利于找对象,但不利于保持对象”的观点,让场面迅速翻盘。他们在场上的观点冲突,很大程度代表的就是生活本身的冲突。


新老奇葩更替,00后选手出现


《奇葩说》七年走出过马薇薇、范湉湉、肖骁、姜思达等人气辩手,无一不带着鲜明的个人标签。老奇葩陆续离开,李楠楠认为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事,老奇葩也有自己的成长路径。连感情都有七年之痒,何况是一档节目。观众需要新鲜感,这个节目组了然于心,每一季节目组也都会面对这个问题,节目和观众都需要新鲜的血液。


最近两季节目也涌现出不少新奇葩,比如第六季中的詹青云、小黑,这一季里的冉高鸣、梁秋阳、熊浩等。做到第七季,李楠楠说,最让她欣慰和有信心的是00后选手的出现。“他们勇敢地表达想法,具备思辨精神,平等的对待权威,内心能量很大。”比如这一季节目中的小雨、小乔、TK、袁奇奇风格都非常不一样,很值得被看见。


节目剧照


想找更生动,更接近生活的“奇葩”


过去几季中,节目组会对“奇葩”进行多轮面试,观点输出、表达特色,对抗能力都是必备要求,最终只有几十人能够在节目中出现。到了第七季,节目组几乎抛弃了过去的标准,只要选手有表达能力,就可以进入到“千人奇葩捞”中。李楠楠说,每一季找人都是一个挑战,不管是观众还是节目组,每个人心里可能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关于“奇葩”的标准,如果一定要找极具辩论才华的,像詹青云、黄执中这样的人,就会比较困难,因为这是照着以为对的传统好的标准去找的。但每一季都有一个属于本季的标准,比如第七季,可能就是想找更生动,更接近生活的表达者,这样的标准无关高低,只有不同,也会让奇葩说的讨论场更丰富。只要选手有表达能力,就可以进入到“千人奇葩捞”中。所以,往年进入到导演面试环节的,一般只有300人,今年会有1000人。比如 “新奇葩”刘老师,女团成员李佳洁,还有几位00后选手,他们都是节目需要的 “鲜活”的人。


这一季特别突出的感受是,选手风格分成了“专业”和“野生”两个类型,专业选手以颜如晶等老奇葩为主,“野生派”则包括女团成员李佳洁等,其中每个人表达的是自己认同的观点,而不是用辩论技巧说违心的话。李佳洁是前女团成员,在李楠楠看来,她在这个行业里实际上是在挣扎的,但挣扎并没有让她失去勇气,她还能通透得明白现实的规则,并且有力量去面对去努力变得更好。“这是一个很真诚很勇敢的小姑娘。还有一个选手,唤俊,挺可爱的,他在导师间完全不怵这些大人物,这跟《奇葩说》底层的价值观是很像,不迷信权威。”


宋丹丹任嘉宾。


在线下组织选手不断打模拟辩论赛


《奇葩说》有专门的选角导演,导演们会从积累的渠道中联络一些选手,也会广发招募海报让更多想来的选手们看到,自己报名,双向的选手招募工作都在做。第七季中的绝大部分选手并不是专业出身,也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由于这一季的选手相对“野生”,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快的适应辩论这个场景,节目组会在线下组织选手不断打模拟辩论赛,现场也会邀请观众,去训练他们的临场的反应,或者对于观众情绪的感知能力;再者后台会有专业的培训老师,跟大家做一些表达上的训练。


被选择到节目中后,节目组会定期组织一些针对新人选手的培训,找专业人士帮助他们做一些表达能力、思维方式上的训练,以及通过模拟真实辩论场景让他们在短期内有一个快速适应的过程。李楠楠表示,“但我们提供的培训可能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选手在比赛阶段也会有强大的自驱力,他们会让自己快速学习提升,尽全力去发挥。”


辩题更加具有烟火气


前几季节目曾经贡献出不少经典的辩题,比如“是否支持大脑一键共享知识技术”;“美术馆失火救名画还是救猫”,但在第七季,《奇葩说》却开始“接地气”了。“同事在厕所说我坏话要出去吗?”“好朋友在朋友圈骂我偶像该怼吗?”“该不该组织男孩穿裙子上幼儿园?”等题目充满了生活细节的烟火气息, 第一道上热搜的辩题,是“孩子作业多该找老师理论吗?”

 

李楠楠说,其实从第一季开始,节目讨论的就是这些“小破题”,“该不该看伴侣手机?”“漂亮女人靠男人还是靠自己?”通常辩题就是一个很小的事,大家切进去可以聊到很深。比方说女性停车位,就可以聊到关于独立关于女权的话题,会考虑纵深。“《奇葩说》实际上一直都追求用题目反映真实困境。”李楠楠坦言,但第七季的辩题的确更加具有烟火气,希望能够更贴近大众真实的生活,帮助大家解决身边的困惑和问题。实际上,这次《奇葩说7》的初衷,是想要更“务实”一点,希望用非常小的生活琐事当切口,延展讨论到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输出一些有效思考。


在辩题的选择上,李楠楠介绍,所有的辩题都是从网上筛选的,大概提前半年就开始做这件事情,通过对网友的征集,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真实问题,有些可以做辩题,有些可能只是一个感触,有些问题可能太小了,但是启发了导演组,因此找到了另外的思路,这些都会被搜集整理提炼成可辨的题目,再发还给网友,做大量的数据测试,哪些题是他们想看的,哪些题是他们想点的,通过反复的测试来最终确认一季的辩题。《奇葩说7》首选的题目,一定是更接近当下的。李楠楠说,对于辩题,实际上没有特殊的限制,观众投票最高的,评分最高的,最想讨论的,基本上都会放进来。但是从这些最想讨论的里面,节目组可以看出来,大家还是对于情感题会比较在意一点。今年关于职场,关于偶像的题目也会提及率变高,也许与大环境相关。所以这一季也加入一些和今年热点贴合的题目,比如 “一键重启2020你支持吗”“家长群跟风吹捧老师要不要加入”等,希望能够离大家的生活更近。


新京报记者 刘玮

编辑 佟娜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