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雪良)作为北京市唯一需实现建筑规模规划与现状“双减”的区,朝阳区如何推动城市更新?

 

今天(112日)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区“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朝阳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朝阳区城市建设更加注重减量提质,在点、线、面三个维度探索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模式。“十四五”期间,朝阳区将推进改革创新,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更新模式。


朝阳区双井街道改造后的“井点”小微空间。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点:责任规划师参与小微空间更新


201911月,北京市规自委朝阳分局启动“微空间˙向阳而生”小微空间改造项目,以小微空间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突破口,探索“社会力量出资、责任规划师出智、各级政府部门出力、人民群众满意”的城市更新改造模式。


双井街道的“井点1号”是最先亮相的小微空间。这个占地仅300平方米的街角公园,有新潮的不锈钢装置,适合年轻人玩自拍,通过镜面反射“打卡”国贸天际线;小巧的秋千、蹦床和陀螺玩具,是孩子们放学后“撒欢儿”的优选;还有花箱座椅与可移动桌椅,是老年人休憩放松的落脚地。改造之后,人流量提升了50%以上。


目前,双井、常营、小关、太阳宫、南磨房等多地开展的小微空间改造,不仅给街道、社区带来崭新的空间形象和社会活力,同时也运用了无障碍、适老化、儿童友好、实用美学、大数据分析等前沿理念。


“小成本产生大收益、小空间形成大手笔、小事件引发大效应。”北京市规自委朝阳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的可复制可推广性也撬动了老旧小区消极空间乃至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改造提升。


亮马河景观区横穿交通繁忙的东三环北段,给繁忙的都市增添了一抹绿色。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线:政企协作打造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


2020年秋天,80万平方米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完工亮相。它全长5.57公里,起点为香河园路,经三里屯、左家庄、麦子店街道及朝阳公园,终点至东四环北路。


要打造这样一条河流景观廊,仅凭政府部门一家“单打独斗”势必困难重重。“我们在建设之初便认识到,河道环境与沿线社会单位密切相关,因此这次景观再造和提升中,我们尝试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朝阳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亮马河特殊的区位特点和沿线业态分布,朝阳区政府将以往“政府一家治河,单打独斗”的旧局面转变为“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的新模式。


亮马河沿线分布有燕莎购物中心、昆仑饭店、凯宾斯基饭店、启皓大厦、奥克伍德酒店、蓝色港湾、朝阳公园等大型商业项目和城市公共空间。朝阳区创新“共商、共治、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六共模式,积极调动河道周边的企业、居民等社会力量,形成多方参与机制。区水务局与属地紧密配合,先后与沿线20余家企业对接,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共同研究、统一设计、不断完善。


治理通过实施水利生态、景观绿化和夜景照明建设等多项工程,改善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提升河道水质环境;依托历史典故、梳理文化脉络、设置景观节点,用线性河道串联点状公共空间,形成“建筑-绿地-水”无缝衔接的系统化景观廊道,计划将实现三环到四环段通航。


2020年北京朝阳国际文化旅游节分会场——丽都国际露天音乐电影周开幕。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面:丽都商圈提升带动区域活力


京城第一涉外商圈——丽都商圈2020年升级亮相,并迎来了北京首个露天国际音乐电影周。


丽都片区面积0.8平方公里,有效路网却只有700米。辖区的企业、公园之间以围墙分割,导致片区的交通内循环几乎完全缺失。


要打通小路网,就需要辖区单位合力共建。朝阳区探索“党政群企共商共治、城市有机更新和优化营商环境”三位一体改造路径,推动了区域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的显著提升。


其中,丽都片区改造一期建设已纳入区域环境提升整治工程,通过改造形成了“小街区、密路网”的街区尺度,适宜步行的街道空间、行人可以进入停留的丰富绿化场所、临街舒展的商铺界面以及随处可见的公共环境艺术品,与丽都国际化商务生活区独特的城市气质与场所内涵有机融合、和谐统一。


二期、三期计划实施步道环境提升工程、微型路网巷道贯通建设、道路空间标识系统及停车诱导系统,以及对丽都花园、四得公园进行提升改造,形成交通系统完善、滨河步道连通、环境景观蓝绿交织、公共活动场所动静相宜,具有独特魅力的国际化商务生活区。


1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规自委朝阳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朝阳区将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注重试点先行;以改善民生为主导,强化提质增效;调动多主体参与,实现共治共享;推进改革创新,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更新模式。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