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和李书福的手握在一起,他们面带笑容,共同面对媒体的镜头。  


这是2019年7月3日,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书福作为神秘嘉宾出场,挣足了媒体关注度。  


距离“双李合璧”过去17个月后,2020年12月15日,业界传出百度要下场造车的消息,此后百度股价一路飙升,一个月内上涨67%,市值时隔两年后站上800亿美元。1月8日,百度大涨15.57%,市值上涨110亿美元达819亿美元,创近两年新高;吉利汽车股价也在当日上涨19.6%。  


2021年1月11日,百度和吉利控股共同发布公告称,双方正式组建智能电动汽车公司,吉利控股成为百度电动汽车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百度方面公告称,百度将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全面赋能汽车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长。新组建的百度汽车公司将面向乘用车市场,百度汽车公司主要业务为智能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吉利控股方面表示,此次合作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纯电动架构——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展开,该架构将向战略合作伙伴开放。  


吉利港股发奇怪公告  


新公司注册资金等细节尚未公开  


1月11日早间,吉利汽车在港股发布公告回应“吉利控股与百度合作生产智能电动车”时称,吉利汽车并非该建议交易之订约方,且未就上述建议与吉利控股合作或向吉利控股提供融资。但若合作落实,后续不排除寻求与百度公司潜在合作机会之可能性。  


“签约的主体为吉利控股”,1月11日,吉利控股方面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合资公司由百度发起主导,吉利控股是目前除百度外的唯一资方,但注册资金等更多细节暂无法透露。百度方面也保持同样的口径,拒绝透露注册资金等相关信息。  


关于吉利与百度的合作,早在去年12月就曾有消息传出。彼时,有媒体报道“百度拟与吉利等数家车企组建电动汽车合资企业”。但当时,吉利和百度方面均表示,不对市场传闻作回复。1月7日晚间,又有消息称“百度计划与吉利成立智能电动汽车公司,并将拥有新公司的多数股权和绝对投票权,制造工作将在吉利旗下的工厂进行。”对此,百度和吉利官方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求证时均回应称“不予置评”。  


“首款车型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纯电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与百度Apollo的智能化技术打造,具体车型后续公布。”吉利控股和百度方面都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首款车型不会与吉利汽车现有车型产品线产生重叠,会有各自的品牌定位和目标市场。  


2020年9月,吉利正式发布了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官方介绍,不同于传统车企车型平台的优势,此架构在研发之初就以为车主创造智能化的出行体验为目标,通过整合硬件层面和软件层面,让数字化可迭代的特点贯穿整个架构,同时让整车平台拥有更多的扩展性。  


据悉,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可以生产从1800mm-3300mm轴距不等的车型,实现从A级别到E级车的全尺寸覆盖。软件方面,此架构将软件开发的时间缩短50%以上,并使整车拥有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整车FOTA能力。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认为,百度若单独投资做新车,风险较大,对将来Apollo(阿波罗)系统卖给其他车企也不利。与吉利控股成立合资公司,会降低一定的风险。  


而百度此次亲自下场设计制造智能汽车,是否会与既有的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及企业版解决方案产生冲突,也是业界关注的一个问题。百度方面对此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明确表示:“不冲突更不会影响”。  


“新成立的汽车公司与Apollo(都)是百度整体布局交通、科技战略的一部分。Apollo将继续坚持开放平台路线,帮助车企合作伙伴‘造好车’,百度的汽车公司也会成为百度Apollo的深度合作伙伴。”百度在书面回应中强调。  


百度“起大早赶晚集”  


智能汽车布局偏离谷歌模式  


1月11日宣布造车当天夜间,百度高开低走,至收盘大跌8.62%,总市值降到748.83亿美元。1月12日,百度又大涨9.06%,市值达816.71亿美元。  


此时阿里巴巴市值6103亿美元,腾讯市值5.66万亿港元,约合7295亿美元。百度距离AT,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或许代表了市场的看法。有观点认为,百度此时选择亲自下场造车,属于“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2015年12月,百度就成立了自动驾驶事业部,计划三年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商用化,五年实现量产。李彦宏曾表示,百度已经开始着手研究智能汽车,并与汽车制造商开展合作。  


2017年,百度迎来“关键先生”陆奇。1月17日,百度宣布正式任命陆奇担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2月,陆奇被任命为百度公司董事及董事会副主席,3月起兼任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  


陆奇甫一上任,就大刀阔斧砍掉了医疗广告、外卖等等不聚焦的业务,提出“AllinAI”战略。百度将搜索体系的AI团队与AI研究院整合成立了AI技术平台体系(AIG),将L3、L4及车联网团队整合成立智能驾驶事业群组。  


百度推出了DuerOS及Apollo开放平台,此时百度的思路是利用开放平台获得商业营收,就像谷歌一样。在Apollo生态合作伙伴的名单中,中国一汽、金龙汽车、江淮汽车、北汽、奇瑞汽车等汽车企业都是合作方。  


2017年7月5日,百度举行了首届AI开发者大会,李彦宏亲自站台,乘坐无人车到达会场。2018年5月17日,就在陆奇离职前一天,百度市值突破990亿美元。陆奇离职后,百度依旧全力推进智能汽车项目。  


不过,此后百度的方向开始出现调整,继续做谷歌那样的技术巨头,提供开放平台获得商业回报的思路发生了改变。  


2019年7月3日,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书福亲自到场,并与李彦宏共同演示了吉利的车家互联功能;同时,双方宣布在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从吉利博越PRO开始,吉利汽车将全面搭载融合小度车载交互系统的GKUI19系统。2020年9月,领克汽车更新车机系统,把智能语音唤醒由此前的科大讯飞切换为百度的小度,车载导航也从原本的高德地图换为了百度地图。  


除业务层面外,吉利与百度在资本层面也有合作。去年10月,吉利控股战略投资、独立运营的汽车智能化科技公司——亿咖通科技获得百度领投的13亿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过百亿元人民币。官方资料显示,亿咖通科技主要聚焦汽车芯片、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高精度地图、大数据及车联网云平台等核心技术产品,以打造智能网联开放平台。  


此外,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信息显示,2020年5月,百度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振宇成为亿咖通科技董事,双方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  


钟师表示,对吉利而言,此前百度作为供应商与其之间的合作较为简单,通过资本方面的合作,双方间合作的程度会进一步加深。同时,智能电动汽车经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双方组建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  


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  


百度造车优势何在?  


多方割据、群雄逐鹿的国内电动车市场迎来新玩家。  


2020年,电动车巨头特斯拉搅动国内电动车市场的一池春水,五一、十一、2021年元旦三轮降价引爆了市场。这一年中特斯拉股价暴涨,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马斯克也凭此荣登世界首富。与此同时,国内小鹏、蔚来、理想等电动车三强动作不断,频频“出圈”,获得资本市场青睐。  


在这种局面下,原本属于间接参与的互联网巨头们开始走上台前。  


2020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浦东新区、上汽集团联合推出“智己汽车”,首轮融资超百亿规模。


2020年底,长安汽车也宣布与华为、宁德时代一起打造新的汽车品牌。虽然此前任正非表示华为坚决不造车,但不可否认,更早之前任正非也曾经表示华为坚决不造手机。  


就在百度宣布造车的前两天,2021年1月8日,国外媒体传出苹果与三星合作造车的消息,据称“苹果汽车”预计将于2024年生产10万辆,后续年产能则会增加至40万辆。  


就连富士康也传出旗下关联公司全资控股成立新能源汽车科技公司的消息。


百度选择此时入场,背后或许有不得已的原因。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NavigantResearch发布的2020年自动驾驶竞争力榜单显示,百度与Waymo、Cruise、FordAutonomousVehicles被列入第一梯队,特斯拉在这个榜单上垫底,苹果则跌出了该榜单。  



百度Apollo拥有97个国家的55000多名开发者,涵盖210家生态合作伙伴;作为自动驾驶测试车队,Apollo拥有500辆测试车辆和2900件专利,测试里程总计超过700万公里,将近200张的测试牌照中,载人牌照超过120张。  


与此同时,百度2019年Q1亏损3.27亿元,同比下降104.89%。2019年全年百度的净利润为181.82亿元,同比降低24%。2020年Q3百度虽然净利大涨,但营收为282亿元,同比仅增长1%。百度全球领先的无人驾驶和智能汽车技术,急需变现。  


不过,从智能汽车技术提供方到亲自下场造车,百度仍然面临不少难关。能否克服困难,在智能汽车领域杀出一条路来,百度汽车仍需观察。  


互联网企业入局的同时,电动车等新能源车市场也在变暖。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10.9万辆,同比增长9.8%,呈现下半年反转的强势增长特征。  


同时,2020年相关政策的发布也为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20年11月11日,在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总体目标为,到2035年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业体系全面建成,产业生态健全完善,整车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应用。  


业内人士表示,早期凭借资金和技术优势,互联网巨头通过投资入股、技术合作等方式和新能源造车形成绑定,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科技企业与车企展开合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常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冰 许诺 编辑 徐超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