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丨罗东


《中国经济史的大分流与现代化》

作者:马德斌

译者:徐毅、袁为鹏、乔士容

版本: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年6月


致敬词


工业革命在经济史上是一个并未说尽的中心议题。它颠覆了生产的动力机制,塑造了经济的增长方式。不同经济体被拉开差距,形成一种“大分流”。追赶型经济体随后产生。经济学家马德斌把中国作为根本的方法,回到“大分流”前的中国和欧洲,比较工业革命的基础,同时回到“大分流”后的中国和日本,比较追赶型经济体的现代化差异。他反思并超越劳动力、资本等要素价格和财政的解释力,在制度和历史中理解发展的真实逻辑。


我们致敬马德斌,致敬他在论集《中国经济史的大分流与现代化》中兼具计量统计和新制度经济学特征的研究,克制思辨,让读者看到制度在促进与抑制经济增长之间的巨大张力。我们同时致敬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在世界经济格局再次转变的当下,将这样一本基于多国的比较经济史研究带到读者面前。


答谢词


我的《中国经济史的大分流与现代化》入选2020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深感荣幸,甚至惊喜。本书收集了我近二十年主要在海外出版的英文论文集的译本,也算是为我这么多年走来的学术生涯做了个小结,回想三十年前走出国门,凭着对“近代中国为什么会落后”这样的议题的个人兴趣和稍稍执拗的信念,走上了经济史研究的寂寞小径,现在能把这么多年的研究与国内读者共享,已感欣慰,而能得到新京报这样大平台的赏识,更起了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推动作用。


在此我要感谢清华大学的龙登高教授,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的王志毅、王军,伏健强的非凡耐心与努力。特别感谢三位译者,徐毅,袁为鹏与乔士容的辛苦工作,本书两章英文原著和多位海外学者合作,同时在成稿过程中也有不少朋友同事提出宝贵反馈,在书中已异议提起,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各章对大分流中财政金融、产权法律和生活水准等问题有广泛涉及,而在现代化讨论中的如为什么旧上海能成为金融中心,日本现代化能捷足先登等老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随着近四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在振奋人心之间所浮现的功利与浮躁,让我们更感受到对一些长时段的本源问题进行反思的必要性,相信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从此不再寂寞。再次感谢新京报的厚爱。


——马德斌


作者丨罗东

编辑丨肖舒妍

校对丨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