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拿着长臂金属镊,掀开厨余垃圾桶盖,在桶里几番检查后,从中挑出一块被揉皱的纸巾,接着用镊子扔进旁边灰色的“其他垃圾”桶里。两个小时后,整个小南庄小区800多户居民一天产生的10桶左右厨余垃圾就全部被运走了。在周末,数量会达到14桶。

 

“少清理一次有的垃圾桶就溢出来了,这就是个不能停的活儿。”今年58岁的冯春恩是海淀区小南庄小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负责社区厨余垃圾的收集清运工作。

 

202051日北京正式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后,像冯春恩一样的垃圾分类员开始进入各个社区,对社区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和清理。他们熟悉垃圾分类知识,作为与分类垃圾零距离的人,他们守护着垃圾由社区到处理厂中间的最重要的环节。

 

把厨余垃圾桶拖走前,冯春恩先要用工具翻找垃圾桶里的“异物”。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摄


离桶最近的人

 

1131530分,冯春恩穿好马甲,戴上手套出了门,开始第二轮厨余垃圾收纳工作。当天下午是微风,阳光温暖,让他的工作变得舒适不少。

 

今年58岁的冯春恩是海淀区小南庄小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负责社区厨余垃圾的收集清运工作,是社区里“离桶最近的人”。

 

在小南庄小区北门附近的垃圾分类点,冯春恩掀开一个绿色的厨余垃圾桶盖,查看那些鱼骨、腐败的白菜叶、切碎发黑的土豆块等垃圾。利用手里的长臂金属镊,在桶里几番检查后,从中挑出一块被揉皱的纸巾,接着用镊子扔进旁边灰色的“其他垃圾”桶里。

 

冯春恩把这个即将装满的桶拖到自己的小电瓶车上,运到附近一处垃圾中转点。每日早上六点,会有海淀区垃圾清运车到这个中转点,将附近社区一天产生的厨余垃圾装车运走。

 

“分类要求非常严格,厨余垃圾就是厨余垃圾,”冯春恩说,如果厨余垃圾掺杂了其他物品就会被拒收,“不过咱这小区垃圾分类做得好,从来没被拒收过。”

 

王泽生挑出混在厨余垃圾里的易拉罐拉环。 新京报记者 周思雅 摄


“你看这厨余垃圾里头,我敢保证一个烟头也没有。” 114日午后,东城区幸福大街57号院,王泽生边打开一个厨余垃圾桶盖子,一边拨弄着里边的剩菜剩饭一边说。

 

一分钟前,有位居民刚将一袋垃圾倒进厨余垃圾桶,这袋垃圾看起来只有果蔬皮,食物残渣等。但王泽生眼尖,一眼看到里面混着的易拉罐拉环,他用手扒拉开周边的剩菜叶,用指头挨个捏出三个金属拉环,转身扔进旁边的可回收垃圾桶里。

 

57号院里,包括宾馆、底商、居民和公司宿舍等共有18个单位,有两百余人。王泽生是这里的“守桶员”,他的工作就是保证院里的垃圾能够按照要求精确分类。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8点半,除了吃饭时间,他几乎都要守在桶边,引导和监督居民的垃圾分类。

 

谁垃圾分得不好,除口头上的一番“指导”,王泽生还得上手把扔错的垃圾捡出来,以确保垃圾桶里的“纯粹”。在垃圾分拣的过程中,王泽生曾多次被混在垃圾里的尖锐物弄伤手,“碎玻璃和烤串的竹签最危险。”

 

每天傍晚,王泽生会将厨余垃圾桶用脚踏车送到垃圾中转站,接受工作人员对垃圾的“苛刻”检查。“每次轮到检查我的时候,都查不出什么问题。垃圾中转站的人都和我说,这一片就你分得最清。”这个肯定,让王泽生觉得自己一天的工作,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老贾一点一点将厨余垃圾分拣出来。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摄


周末和假日更忙

 

11410时,在海淀区育新花园小区,已经忙活了3个小时的老贾回到位于小区东侧的垃圾分拣站。这里,靠墙的一处十几平米空地就是他的工作区。地上铺着的几块防潮地垫污迹斑斑,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

 

停在旁边的一辆垃圾清运车里,装着社区30多个厨余垃圾桶里收集来的垃圾。短暂休息后,老贾把这车垃圾倾倒在防潮垫上。随后,他找出一个方凳坐在旁边,用两只干净的塑料袋套在鞋上封口,双手依次套上棉线手套和一次性塑料手套。

 

一切就绪后,老贾低下头,开始在这一大堆厨余垃圾里进行二次分拣。在这堆集合的厨余垃圾里,老贾首先要撕开各户扔出的一个个塑料袋,将垃圾和袋子分离,然后用手扒拉里面的其他垃圾。

 

包装袋、纸巾、牛奶盒、酱油瓶……很快,老贾的身后,就堆起了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小山。

 

老贾说,小区里有70栋居民楼,超过5000户居民,包括他在内处理厨余垃圾的有两个人,另一名同事在小区院里对其他的厨余垃圾桶挨个分拣。和王泽生、冯春恩一样,他俩的任务同样是保证每天的厨余垃圾不含其他类型的垃圾。

 

3小时后,老贾最终从这一车垃圾里分拣出满满一桶其他垃圾。在老贾手里“过滤”的垃圾同样可能会被“拒收”。老贾说在垃圾分类的初期,他就有过被运输车拒收的情况,这让他后来的工作百般小心。

 

除了上午这一趟,晚饭后老贾还会再次到小区转一圈,收集厨余垃圾并进行同样的分拣。次日早晨6点,垃圾清运车会准时到来,把前一天分拣好的约20桶厨余垃圾运走。

 

工作周而复始,老贾们一天都不敢歇。有一次老贾的同伴生病休息了几天,小区的厨余垃圾立刻“乱了套”。后来公司协调了其他的人员,才保证垃圾被正常运走。

 

遇到雨雪天气,工作照样不能停。前段时间寒流侵袭,老贾的脸被寒风吹得生疼,但手里动作却不敢慢,“得更快才行,因为垃圾倒在地上很快就冻住了。” 老贾觉得,遇到好天气就是老天爷给了个大面子。

 

冯春恩也是雷打不动地每天要把全小区厨余清理清理两次,第一次是凌晨4点。在垃圾桶棚顶的太阳能灯底下,他拿着镊子挑拣,8个垃圾点的十几个桶都一一检查完,再把装满的拉到清运点。

 

两个小时后,整个小南庄小区800多户居民一天产生的10桶左右厨余垃圾就全部被运走了。在周末,数量会达到14桶,“少清理一次有的垃圾桶就溢出来了,这就是个不能停的活儿。”冯春恩说,春节期间留北京过年的人多了,垃圾还会成倍增加,那会是自己更忙的时候。

 

王泽生向一位年轻住户讲解如何正确分类垃圾。 新京报记者 周思雅 摄


上门监督和指导

 

“你瞧瞧,这肯定是没学好,”检查其中一个厨余垃圾桶时,冯春恩从里面拎出一只椰子壳,“果皮蔬菜这都是厨余垃圾没错,但椰子壳、榴莲皮属于其他垃圾,这东西太硬了不好分解。”

 

在北京正式施行垃圾之前,冯春恩就是小南庄小区的垃圾清运员,过去开一辆电动清运车,什么垃圾都一股脑往里倒。施行垃圾分类后,通过公司培训、社区培训和守桶学习,他已经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老贾拎着丢进厨余垃圾桶里的一袋生蚝壳也忍不住念叨,“别看这是厨房里的东西,可不是厨余垃圾啊。”在居住了上万人的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做了不少,社区也安排过志愿者在垃圾桶边手把手教,但垃圾分类进行得还是参差不齐。

 

每天摆在分拣员面前的厨余垃圾桶就像一面镜子,“有些家庭做得好,有的就是在瞎扔。”在清理垃圾桶时,老贾习惯性见人就叮嘱一句这桶里该扔什么,那桶里该扔什么。

 

20204月中旬,东城区城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曾向社区发放过垃圾分类投放指引,要求从51日起居民需按分类投放指引对垃圾进行分类。“但是这么一小张纸居民哪会看啊,”王泽生说,他先花几天时间把指引研究透,然后去守着垃圾桶,教居民这样按类投放。

 

为了督促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有些社区已经安上了监控。王泽生在一块废木板上写了“监控抓拍,自觉投放”,摆放在垃圾桶前。如果在监控里看到居民把混装垃圾丢进桶里,他就会找上门去强调和指导,“有的人会听,有的人说完一遍以后,还是继续乱丢。”

 

厨余垃圾桶满后,将桶拖走,再放置一个空桶在原来位置上。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摄





良性循环

 

老贾低头分拣厨余垃圾的情形,有偶然路过的居民拍下发在朋友圈,还有居民看到后拍视频放在邻居群里。“原来分类不好,还需要有人这样亲手再拣一遍。”居民张阿姨告诉记者,上个月看到老贾这样分拣后深受教育,带着自己的小外孙又过去看过一次。

 

“如果在家里分好了,桶里不乱扔,就能给他们省很多事。这是人家在帮咱们‘打扫战场’啊。”张阿姨顺道教育了孩子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也有年轻居民以为自家垃圾分好类后,小区清运垃圾时又被混合在一起,但是从居民群里看到,垃圾分类工作是每天都扎实在做着的。

 

有人把这些消息反馈给老贾,他低着头觉得不好意思。“这本就是自己的工作,没啥。”老贾说,但转念一想,自己的行为如果能让更多人受到教育,那就是好事,因为每个家庭都做好了垃圾分类,后面垃圾分类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2020年,小南庄小区获得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称号,冯春恩觉得非常自豪。冯春恩说,社区里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是从2019年就开始的,社区多次组织居民学习,有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宣讲,也有志愿者的宣传册等等,工作没少做。

 

正式施行垃圾分类后,证明前期的工作有明显的成效,冯春恩能感受到居民从心理上到行动上的变化,“大家都知道垃圾分类利国利民。现在人们宁愿麻烦一点,也都清清楚楚分好装好,好习惯已经养成了。”

 

王泽生在自己家里都摆上了四个垃圾桶,两个在厨房,两个在客厅。“我孙子之前从河北过来和我一起住的时候,我就教他学垃圾分类,他会拿着香蕉皮和我说,那是厨余垃圾,回河北后他们还坚持继续分类,这让我觉得挺开心的。”

 

“人们可能想不到,一个并不大的社区每天可以产出将近10桶厨余垃圾,”冯春恩说,大家起初觉得自家的一点点,分出来意义也不大,“后面大家都知道了积少成多,居民们就分得更好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周思雅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