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黄哲程 倪伟)1月24日,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召开“深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提升超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专题座谈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述强,副市长隋振江、杨斌、卢映川与政协委员现场座谈,听取意见建议。

 

多名政协委员围绕“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提升超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建言献策。委员们建议,北京市应加快构建应急医疗设施建设体系,打造顶级互联网医院;建设市郊高速铁路,打造城郊半小时通勤圈;提升老城智慧建设水平,优化市民热线接诉体系。

 

“深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提升超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专题座谈会现场。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飞


关注城市医疗

建议三甲医院牵头建立顶级互联网医院

 

北京市政协委员郑实在发言中建议,应该构建应急医疗设施建设体系。他去年在疫情发生后紧急参与改建了很多医疗设施,开始关注到全市应急医疗设施的规划建设问题。

 

“要是盖临时建筑,二到五年就拆了,很可惜。要是建永久建筑,程序复杂、周期长。”他建议加快构建城市应急医疗设施建设体系,形成韧性城市重要支撑,以及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

 

对此,他建议要系统谋划,进行整体规划布局,与既有医疗设施布局紧密结合,并准备好战略留白建设用地和市政条件,以便需要时快速建设。在建设技术上,他建议采用标准模块化建设,与非典时期小汤山建设相比,现在应急建筑已经从活动板房进化到箱体房,这就是模块化建设的雏形。未来采用模块化建设,可以大幅减少现场工作量,还能实现异地集约调配,乃至让“医院能跑路,病人原地等”。

 

“储备技术,创新政策”,郑实总结。技术上要研究快装式建筑,备而不建,战时快速搭建;政策上,要建立立项、投资、建设、验收、运维等一系列特殊程序。

 

疫情期间,健康码、京医通等科技产品,让市民享受到极大便利。马立霜委员进一步建议,在北京建立顶级互联网医院,她认为这是解决看病难的有效路径。她具体提出,可由顶级三甲医院牵头建立,统筹顶级医疗资源,提高患者就医的便捷性。目前需要突破的问题,包括医疗卫生信息还没有实现互联互通,机制和模式还不成熟,核心医院与社会力量如何发挥协同作用。

 

马立霜建议,顶级互联网医院由三甲医院牵头和主管,组成顶级专家团队,适当引入优秀社会资源。通过互联网平台,三甲医院要与基层医院长期联系,随时指导交流。互联网医院与线下医院应该明确分工,发挥最大效能,互联网医院主要负责诊前咨询、指导就医等。

 

关注市民生活

建议加快建设北京市郊高速铁路,通勤只需半小时

 

委员张丽华发现,尽管轻轨和四条京郊铁路联系了整个北京,但与主城区相比,城区到郊区的铁路规划合理性和结构性还需要改进,“地铁出行超过一个小时,就不是比较好的交通选择了”,张丽华认为,目前五百多万住在六环外的市民进城区不够便捷,通勤时间过长。

 

“城区到郊区的快轨建设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不能总想着轻轨,也要重轨,不能总想着快速,也要高速。”张丽华说,京郊到城区距离基本在100km以内,如果有了高速重轨铁路,通勤只需半小时以内,能够使京郊生态涵养区具备更好的居住和通勤条件,让京郊人口的人力资源能够被更好地利用和共享,也有利于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形成产业集群。此外,张丽华建议高速重轨基础设施建设应由政府投资。

 

“通勤都控制在半小时以内,这才是大都市经济圈,会重新布局我们的生活,丰富工作的选择。”

 

马慧娟委员也关注了市民生活保障问题,她建议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人提供更完善的保障,减轻家庭养老负担,避免出现“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2018年石景山区列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马慧娟建议以石景山区试点工作为契机,建立符合北京市情、具有北京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尽可能缩短从制度试点到制度建立的时间。尽量使保障范围覆盖全年龄段,保障需重点向居家照护倾斜。

 

马慧娟还建议,应明确长期护理保险功能定位和基本原则,现阶段长期护理险应重点解决失智、失能群体的基本护理保障问题,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群体在照料护理上的收支缺口。此外,要推动长期护理险制度与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衔接和同步,同时解决好“钱从哪来,人到哪找”的问题。

 

关注城市治理

建议加强北京智慧老城建设

 

核心区的老城是首都文化中心建设的名片,也是北京科技创新成果提高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委员张兆旗认为,要缓解老城治理难点,实现精细动态管理,提升治理成效,当前还有许多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建设工作亟须拓展。

 

张兆旗建议加强智慧老城建设,对智慧老城建设开展相关的调研,加快制定智慧老城建设规划和实施细则。

 

此外,应主动整合相关行业部门数据的融合利用和共享,建立大数据共享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推动政府部门利用大数据资源提升城市的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在促进提升老城区智慧服务的同时,应降低核心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运营压力,促进用工疏解。

 

张兆旗还建议,应鼓励社会组织和单位在老城区利用科技数据手段开发多业态、多领域的智慧服务、智慧管理。

 

关于提升城市治理成效,委员苍玉清补充道,应进一步提升12345市民热线效能。

 

苍玉清认为,接诉即办是首都基层治理的改革创新,作为接诉体系主渠道的12345市民热线极大提升了首都基层社会治理实效,但在实际处置工作中仍然存在诉求分类处理功能弱化、对不合理诉求和恶意投诉沟通引导教育手段有限等问题。

 

苍玉清建议强化12345诉求分类处理和考评机制,强化不同类型诉求的差异化管理,对于咨询、查询、建议类案件,探索增设分流机制,让咨询、查询、建议类案件及时进入平行渠道。

 

为保证此案件的办理效果,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可以采取定期定比例抽查的方式进行督察,同时应当强化职能行业为主,属地为辅的管理模式,夯实案件的指派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与更新,保证案件的精准分类和派发。

 

苍玉清还建议完善热线处置工作机制,针对不合理诉求和恶意投诉,将现有的踢出后置程序前置,在案件办理环节增设终止程序,凡经办理单位回访确认为不合理诉求或恶意投诉的,及时启动终止程序。

 

“建设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如何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决定着北京发展的未来。”在与委员的互动中,崔述强结合具体案例,鞭辟入里地阐述北京提升超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的重要性。崔述强表示,落实新版城市总规,北京要走战略发展道路,继续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促进城市更新工作,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用智慧化城市的理念和科技手段实现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及时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他希望政协委员集思广益,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为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北京贡献力量。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倪伟 摄影记者 王飞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