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杨菲菲)宁波教育博物馆、江苏教育博物馆、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目前国内已有部分省市、高校建成教育博物馆,其中展示了大量的教育用具、教育方法、教育家及教育发展史等资料。

 

在日前正式开幕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景山学校党总支书记张斌平提出在北京建立“首都教育博物馆”的建议。事实上,这并非他首次提出这一建议。

 

“北京需要一个以教育为主题的文化场所”

 

张斌平表示,2019年时提建设首都教育博物馆,主要考虑的是北京丰厚的教育积淀,“从精神层面讲,北京有近千年的首都史,它的教育与其他地方的教育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张斌平表示,以现在为例,北京作为“首善之区”,首都教育内涵、属性、教育资源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比如说,北京人这种识大体、顾大局,团结一致抗疫的精神,其实就是在千百年来的教育文化中形成的。”

 

“从物质层面来讲,从古至今,北京存在过各种教育样态,比如国子监学、书院、私学、官学等等。北京目前的教育也是众多教育样态最终作用的结果。”张斌平表示,目前单体的教育机构,无论是北京的大学还是中小学,都不足以反映首都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各种形态,“北京市需要一个以教育为主题的文化场所,来展示首都教育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

 

教育博物馆有助于家校社形成教育共识

 

今年再次提起首都教育博物馆,张斌平有了更多的思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

 

如何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张斌平认为立德树人是最根本的,“立的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树的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怎么做?具体来说,关键就是八个字,‘五育并举’‘三位一体’。那‘三位一体’在教育上就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这样才能最终建成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教育博物馆提供的是一种全方位的文化教育,最关键的是它可以向全社会凝聚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融通,家校社自然就实现了三位一体,就会促进我们教育的发展。”张斌平认为,教育博物馆有助于家校社形成教育共识。

 

从举办专题展览开始建设首都教育博物馆

 

“以前我在北京五中工作的时候,连续几年学生的成人礼都在国子监举行。国子监是古代教育的一个代表。”张斌平表示,如果有了教育博物馆,那所有北京孩子的开笔礼、成人礼等教育活动,都可以在这种浓厚的教育氛围里进行。”

 

对于如何建设首都教育博物馆,张斌平表示可以借鉴国内其他教育博物馆的经验,利用北京曾举办大型赛事的场馆,举办以教育为主题的展览。此后,展览慢慢常态化、场馆固定下来,最后发展成为教育博物馆。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