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每年1月为宫颈癌知晓月,旨在呼吁社会关注宫颈癌的防治。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宫颈癌是女性第三大恶性肿瘤,也是15岁-44岁女性的第二大恶性肿瘤,2018年全球有超过31万名女性死于宫颈癌。

 

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HPV疫苗)接种的目标,这也是全球194个国家首次共同承诺要消除一种癌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室主任赵方辉教授指出,筛查覆盖率和疫苗接种率较低仍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推进筛查和疫苗接种成为关键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易感染人体表皮和黏膜鳞状上皮。科学家们已发现的HPV有200多种型别,可能引起的疾病包括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原位腺癌、生殖器疣等。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的宫颈癌(99.7%)都与生殖器官感染HPV有关。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到2030年需实现: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HPV疫苗接种;70%的妇女在35岁和45岁之前接受高效检测方法筛查;90%确诊宫颈疾病的妇女得到治疗。这也是全球194个国家首次共同承诺要消除一种癌症。

 

战略同时提出,疫苗接种、筛查和治疗是消除宫颈癌的三个关键措施,到2050年,成功实施这三项措施可以减少40%以上的新病例和500万相关死亡。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室主任赵方辉教授指出,在HPV检测技术比较成熟、疫苗也已上市的背景下,我们的筛查覆盖率在35岁-64岁也不过30%左右,还有很大的缺口。疫苗接种率也偏低,整体不到3%,青少年可能不到1%。“要全面推动宫颈癌的防治,甚至达到消除的目标,筛查覆盖率和接种覆盖率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考虑到人口老龄化和性行为开放化等因素,暴露风险增大,推进筛查和接种是关键。”

 

30岁-64岁是筛查推荐年龄段

 

通常来说,25岁以上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开始呈上升趋势,在35岁上升最快,40岁-55岁是宫颈癌发病高峰年龄,一般在55岁之后开始下降。“希望通过筛查找到癌前病变,就要往前提一点,30岁到64岁左右是进行筛查的推荐年龄段。”赵方辉表示,病毒感染在一定程度上与何时开始性行为有关,性行为较早,就意味着暴露的时间更长,“这部分人群建议25岁就要去做筛查,当然,这毕竟是少数的。”

 

在接种疫苗之前是否要进行HPV检测?检测结果阳性怎么办?赵方辉指出,接种疫苗之前不建议检测。有调查显示,有性行为的男性和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几率高达85%-90%。HPV感染后,可被人体免疫机制自行清除,多数HPV感染是一过性且无临床症状。“接种疫苗前检测容易陷入一个‘死循环’,成年女性做检测可能显示阳性,可能就放弃疫苗接种。事实上,人体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自行清除病毒,最好还是接种疫苗。即便检测结果是阴性,也并不等同于从未感染过。因此没有必要提前检测,接种疫苗总会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感染有保护作用。”

 

赵方辉提醒,虽然不建议去为接种疫苗而检测,但如果已经到了该进行筛查的年龄,“我建议进行筛查,这是值得做的。”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