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李玉坤 马瑾倩 徐美慧)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老龄化社会和数字时代成为社会发展越来越显著的两大特点。但是二者碰撞带来了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那就是横亘在老年人面前的“数字鸿沟”。


在今年北京“两会”上,“数字鸿沟”依然是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代表认为,要全方位客观地看待数字鸿沟存在的原因,以及原因背后的社会根源。


一问

电脑普及为何没有出现“鸿沟”,数字难民因何形成?


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电脑已经普及一波。很多传统业务改为线上进行,人类迈入无纸化办公时代。


很多老人也不会电脑,但是,这一改变并没有给老年人带来太多困扰,而在智能手机普及的时候,“数字鸿沟”却日趋显现,此间不同值得思考。


市人大代表、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认为,其实随着数字化、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这一次改变并不是简单的智能手机普及,而是互联网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北京市人大代表、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电脑普及的时候,基本只有职业白领在用,这不影响一些不用电脑的人选择自己的生活。”刘红宇说,“比如,他不用e-mail,但还可以写信,可以请人给他复印一个文件,或者请人帮他打一篇字,不用自己去操作电脑。所以这种问题在那个时代就不显得那么明显,计算机技术进步没有给人带来压力和窘迫感。当时也没有要求,进门都要抱个电脑扫码。”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长期关注老龄化问题,他认为,数字时代的变化,经历了不同的代际更替和社会结构变化。“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人,年轻人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出生后就伴随着智能社会成长;像我们这个年龄,出生时不是数字时代,属于数字的移民,需要不断学习;对于老年人来说,从社会学角度讲,他们是数字难民。‘难民’面临很多不适应性,与时代文化和身体机能是密切相关的。”


刘红宇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年轻一代一直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可能老的时候并不会有多大不适应,“不会感觉到使用煤油灯和使用拉绳电灯之间的差距”,不会觉得“个色”。但对现在的老人来说,这种变化是跳跃式的。


二问

业务办理进入自助时代,保留“他助”是否还有必要?


这两年,刘红宇一直在推动“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她在东城区人代会、北京市人代会和全国政协都提过相关建议,但她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很偶然。


“我每年都会去我的选区安定门五道营社区跟选民座谈。一次一位阿姨说,现在什么东西都要用手机扫,真不方便。”刘红宇说她当时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只是个人的抱怨,“我想,扫一下就能办了,不是很方便吗?”


一段时间以来,自助化服务是服务便利化的目标,银行引入了自助柜员机,医院设置了检查报告的自助打印机,随着智能手机的迭代更新,更多的自助服务搬到了手机上。政府部门也在打造“数字政务”,“一网通办”“指尖办”等各类自助办理方式,成为“放管服”改革的标志。


显然,自助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但深入沟通,刘红宇发现,这些自助服务在老年人那里竟然成了负担。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钢矿山街道居民管理委员会主任安丽娟也发现,数字化基本影响了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医、打车、网购、买菜、支付、智能家电……自助服务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钢矿山街道居民管理委员会主任安丽娟。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青年、中年是快行者,但老年人却在这个数字时代是慢行者。所以,如何平衡快行者和慢行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解决数字鸿沟非常重要的命题。”陆杰华说。


三问

老年人为何学不会智能手机,会玩手机究竟是会什么?


当一个服务自给出自助选项的时候,就已经默认了每个人有智能手机。这其实并没有实现。


“不要以为手机是人手一部,其实对于有些人来说,他可能一直保持自己传统的生活习惯,还有各种各样生活困难的人,他买不起也养不起智能化手机,流量费看似不贵,但是可能对他来说是一笔很大开支。对于这些人,也要尊重他的选择,也要让他们有更便捷的生活。”刘红宇说。


陆杰华发现,智能手机曾经并没有出现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大部分老人使用的是非智能的“老年机”。


老年机大多只保留了简单的通话等几项功能。如今的手机已经远远超出最初的通话功能,很多操作的逻辑关系是多年来迭代形成的。与最初手机只需摁键不同,触摸屏的出现,带来大量操作手势,很多功能都隐藏在这些手势的背后。


安丽娟认为,老人面对智能化生活的种种不适应,一方面与老人的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趋弱有关系,对于高科技的东西往往有畏难心理,不愿用、学不会、没人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诸多智能应用忽视了“适老化”。


“老年人在接触智能技术时,可能产生排斥心理。”陆杰华分析,“到一定年龄,每个人都有焦虑。老年人的交往方式都是熟人社会,从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到人机之间的交往,会给老人的信任带来挑战。近年来,老年人遭遇电信诈骗时有发生。从老年人角度来说,教老人使用手机时,也要学习避免被骗的技能。”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做客新京报访谈间。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四问

数字技术“适老”改造难在哪,没需求还是没市场?


随着社会关注的增加,老年人的窘境在逐渐改变。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在老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要求,保留传统服务,兜底保障。


改变立竿见影。“景山公园直接放了一块牌子,写着‘不会扫码不要担心,只要提供身份证号码,也可以帮助你进入’。”刘红宇说。


在保留传统服务的同时,对智能应用进行适老化改造,也是诸多代表提出的解决方案之一。这样做的目的是把相对“年轻的”、有学习能力的老年人“拉进”数字时代。


安丽娟就建议,政府应该鼓励开发商在开发软件的同时,考虑适老化特点,设计针对老年人特点、操作简单易懂的软件,建议设计一键操作功能,“例如有企业推出了一键叫车,不需要输入上车下车地点就可以叫到车,非常方便老年人”。


不过,目前这种改造仍然鲜见。社交、短视频、游戏等现在流行的头部APP互联网公司为了自我生存需要,瞄准的都是90后、00后,甚至10后的需求,极力拉拢年轻客户群体。


“现在很多手机APP都是针对很小的孩子开发的,因为知道父母舍得给孩子们花钱。给老人的产品始终很少。”刘红宇说。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马瑾倩 徐美慧

摄影记者 吴江 陶冉 侯少卿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