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连日来,两则跟慰问相关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先是青岛某街道办慰问的困难户家里摆茅台酒瓶,后是东莞长安镇社区干部慰问“住别墅”的困难家庭。

 

相形之下,东莞这起风波,被不少网友认为解释起来更难——毕竟,茅台酒瓶可以是捡的,乌龙茶礼盒可以是空的,但别墅总不会是凭空得来的。

 

就在慰问“住别墅”的困难家庭引发质疑后,东莞长安镇社区进行了道歉。但道歉的事由,不是针对慰问错了对象,而是当地官方公号推送文章中表述不当。

 

当地社区的发布情况说明称,被慰问的社区居民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或低保对象,但因为患有高血压且曾有中风史,去年还遭遇了交通事故,所以被列入了春节送温暖走访慰问对象。引发误解的推送宣传文章“表述不当”,没有将困难人员与重大疾病群众归类划分。

 

在网民看来,“住着别墅”跟“困难户”是无法兼容的。在当地官方的解释里,“困难户”跟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不是一回事。

 

问题来了:到底是慰问在帮扶对象上筛查不准,还是人们对困难户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就目前看,症结也许就在于:对于“慰问”与“困难户”,很多人或许从一开始就有所误解。

 

慰问是帮扶性质的送温暖举措,但不等于扶贫。扶贫通常是制度性帮扶救济,从基层实践看,慰问经常是应景性的表达关怀动作,经常是送些米面粮油或几百元慰问金。

 

虽然慰问的通常是所谓困难家庭,但不限于贫困户与特困人群,也包括家有老弱残障的非贫困家庭;它不同于低保的发放,考虑的更多还是当地居民相对而言的经济水平,帮扶力度也跟扶贫的保障强度大不一样。

 

正因如此,拿贫困户认定标准去评判慰问对象“适格”与否,难免跟现实出现差池。

 

更关键的,是对“困难家庭(或人员)”的认知隔膜问题。

 

在许多人眼中,住别墅怎么说都跟“困难”二字不沾边,可当地认为,涉事家庭的人员患上疾病、去年还遭遇了车祸,已经算是“困难人员”。很多人拿“别墅”说事,但按当地的情况声明,老人是住院两个月后暂住在女儿家养伤,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社区便前往其女儿家中对其进行慰问。也就是说,那栋别墅并非老人自己的。

 

值得注意的是,东莞长安镇涉事社区的回应中,还大量内容提到当地的发展成绩,如已成为“亿元村”,2020年社区实现总资产6.39亿元,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或低保对象……

 

这看起来可能有些“凡尔赛”,但对于解释“虽然住着别墅,仍是困难人员”问题颇具说服力——很多网友认为涉事家庭富裕,是拿所在地或贫困地区农村区域的一般家庭条件做对比;可结合当地整体发展水平中看,这户家庭可能还是相对“困难”的。

 

换句话说,不同地区发展水平不一样,参照标准也不尽相同。透过别墅、皮沙发等细节,在外界看来已足够富裕的家庭,在当地的确可能处在相对“困难”状态——尤其是家中有“鳏寡孤独或患有重大疾病以及其他困难”情形,也符合慰问的一般标准。

 

事实上,基层慰问对象家里并不绝对贫困的现象,在我国发达地区并不罕见。

 

原因很简单:很多沿海的村镇,靠着村镇经济或集体经营早就突破了小康,其村民的富裕程度也已遥遥领先。

 

像此次事件中,上角社区所在的长安镇,虽然名义上还是镇,但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的GDP已经突破了800亿元。有网友就表示,在这样的地方,哪有贫困户给你“扶”?发500元慰问金,真的也就是“慰问”而已。

 

不止如此,青岛那家被慰问家庭的情况,也比部分农村地区的普通家庭要好。

 

这的确反映了某些现实问题,如地域间发展不够平衡等。这其实已是另一个议题,切换到该议题上,很多网民对此不理解,只是被现实限制了想象力——他们认为的困难家庭,还停留在“贫困户”上,殊不知,有些发达地区的困难家庭,早就越过了扶贫意义上的贫困线。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的节点,这一年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可以预见,那种建档立卡贫困户会很少见,但基层慰问依旧会存在,这会更多地转向本地那些相对困难的人员。

 

正因对发达地区困难人员的想象还停留在“过去”,又将被慰问对象跟扶贫对象混同,很多人才会觉得猫腻重重。诸如此类的误解无可厚非,一方面地方需要多做些解释,另一方面公众的认知也要“与时俱进”。

 

发达地区作为被慰问对象的“困难人员”,未必是贫困户。这点在今后或许会被人们越来越多地感知。

 

□余寒(媒体人)

编辑:陆玖  实习生:祁倩倩  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