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张秀兰)春节前夕,第四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开标,152家企业参加集采,拟中选企业118家,45种药品全部采购成功,平均降价52%。与此同时,政策明确提出,带量采购将常态化、制度化,中成药、生物类似药纳入其中,药价也可能进一步下降。


此次集采中,氨溴索注射剂等8个注射剂品种入选,且均为注射剂大品种。米内网数据显示,本次采购药品在2019年公立医院终端合计销售额约300亿元,其中销售额最高的便是泮托拉唑注射剂,市场规模达到30亿元。2020年5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决定开展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注射剂一致性评价),这也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在为注射剂集采“铺路”。


1月28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提及,带量采购将常态化、制度化,探索对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相似的不同通用名药品合并开展集中带量采购等,这被业界认为是中成药、生物类似药将纳入集采的信号。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在次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生物类似药跟化药的仿制药质量评价方式上有差别,生物类似药和中成药纳入集采是制度性的要求,纳入集采是毫无疑义的。


前几轮的药品集采主要集中在化学药领域,不少企业报出白菜价。以2019年9月出炉的药品集中采购全国扩围结果为例,齐鲁制药共有5个产品中标,其中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即是白菜价中标,规格为10mg/14片的产品报价仅为1.68元/盒,每片价格降至0.12元,成为三家中标企业中的最低价,与2018年相比,降价幅度达到78.18%,这一价格也让该品种成为此轮集中采购中降价幅度最大的药品。低价中标之后,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鲍海忠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是响应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减轻国家医保负担;另一方面也有以价换量、扩展市场的考量。


除价格战外,多家企业开始调整战略,正大天晴、齐鲁制药、恒瑞医药等都曾表示,将放弃部分市场容量小、成本优势低的仿制药项目,调整产品结构,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开始成为这些化学药龙头们的方向。


随着集采范围内的扩大,化学药领域的这种变化是否会在中成药、高值医用耗材等领域再现,值得期待。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要通过集采撼动整体药价,有赖于集采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不少产品结构相对特殊的企业正在观望,随着集采范围的扩大,这种局面将有所改变。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