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务院扶贫办官网消息:2月12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党中央、国务院荣誉称号拟表彰对象的公示》。


公示称,为表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表现特别突出,事迹特别感人的个人和集体,党中央决定,开展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党中央、国务院荣誉称号评选颁授。在各地区各部门充分酝酿、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综合评审、组织考察、统筹考虑,确定毛相林等10名个人、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等10个集体为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党中央、国务院荣誉称号拟表彰对象。


记者注意到,在公示的10名个人中,有三人已经逝世,其中包括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委原书记姜仕坤。


姜仕坤资料图


公示称,姜仕坤,男,苗族,中共党员,1969年12月生,生前系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委书记。在晴隆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他以近乎痴迷的状态探索晴隆精准脱贫道路,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以山地经济为引领,大力发展“羊、茶、果、蔬、薏”等特色产业,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晴隆羊”,山地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2012年到2015年间共减少贫困人口8.2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27.1个百分点,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了一番。2016年4月,他在出差时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6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称号。


公开信息显示,姜仕坤是贵州册亨县人,长期在乡镇基层工作,2002年任贵州安龙县副县长,2006年任安龙县委常委、副县长,2009年任黔西南州建设局党组书记,2010年任晴隆县长,2014年任县委书记。


2016年4月12日6时40分,年仅46岁的姜仕坤突发心脏病,倒在了脱贫攻坚的路上。


据报道,从2010年当县长到2014年做书记,姜仕坤的职位发生了变化,但没变的是他永远都停不下的脚步。


一次下乡回来,疲惫的姜仕坤抬起自己的一条腿架在凳子上休息,周围的同事们看到这一幕全都笑出了声。原来他脚上皮鞋的鞋底已经烂了个大洞,脚底板露出一大块,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一个磨穿鞋底的县委书记,没人知道他总共下了多少次乡,爬了多少座山,只有他的司机朱黎家对照着里程表算过一笔账:六年时间,行驶里程60万公里,平均每天要在车上行进200公里,至于爬坡过坎、田间地头走过的路更是无法计算。


2016年11月,姜仕坤被追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在当时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姜仕坤同志一生对党忠诚,心系人民,26年如一日,扎根贫困地区,带领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尤其是在条件艰苦的晴隆县工作6年期间,他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使命担当,每年深入乡村一线工作超过200天,全县贫困人口减少一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改善,做出了让老百姓称赞的出色业绩,为脱贫攻坚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8年7月,姜仕坤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在当时的全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说,姜仕坤等同志始终把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体现在脱贫攻坚的使命担当中,长期扎根基层、忘我工作,最终积劳成疾,倒在了脱贫攻坚战场上。他们深入骨子里的拼劲从哪里来?归根结底源于对党的忠诚、对信念的坚守、对事业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