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截图。

据新京报我们视频报道,2月14日下午5点40分,有着“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沧源县翁丁村老寨发生火灾。大火被扑灭后,村民肖先生称,起火后曾打开消防栓后加入救火,但10多分钟后就不出水了。当时火已经蔓延到第二户房屋,无奈之下村民只能招呼家人逃出火场。翁丁村寨主证实,救火时打开消防栓没多久水就没了。村民们猜测是水压不足或水池没水导致消防栓停水。另据报道,2020年12月,当地曾在翁丁村召开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推进会暨“翁丁原始部落”灭火救援应急演练。


有着105栋房屋的翁丁村老寨,经历了这场大火之后,只剩下4栋,如此结局令人痛心不已。作为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原生态佤族村,翁丁村老寨至今有4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审批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最后的原始部落”的美誉,清晰地指出了翁丁村老寨重要的历史和人文价值。据沧源县文化和旅游局介绍,翁丁佤寨的民风民俗是整个佤族地区文化传承发展的缩影,是世界佤文化的源生地、是中国部落文化最后的活体、是佤族文化的活态博物馆。

    

据悉,云南当地已要求尽快查清火灾原因。找出火灾原因,并依法追究肇事者,当然必不可少。但从村民反映“救火时打开消防栓没多久水就没了”,以及两个月之前刚刚进行过灭火救援应急演练等信息看,当地的消防安全管理不排除存在疏漏之处。

    

因此,火灾的调查和追责,应当是全方位的,涵盖从起火原因到救援应急及日常消防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对于村民指出的这些可疑的细节,同样不能轻易放过。

    

翁丁村老寨的个案,并不孤立。2014年的香格里拉大火,让“月光城”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损失惨重。那次大火中,也发生了4个消火栓没水,消防车被迫到1.5公里外的河边取水的咄咄怪事。

    

事后调查发现,“独克宗古城消防系统改造工程”的设计方案,未严格按国家标准设计防冻措施,留下消火栓不能规避高原地区低温冰冻先天缺陷;施工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深埋管线,进一步降低了防冻标准;监理虽发现问题,但仅向施工单位发出通知单,未严格把关并跟踪督促整改。

    

消火栓屡屡在火灾中失灵,折射出某些地方文物古迹消防基础的薄弱。一些地方对于文物古迹的消防投入和管理,似乎仍然停留在口头重视上,缺乏居安思危的忧患思维。

    

消防的建设和管理缺乏严谨的规划和评估,事后的审核走过场,于是,消防安全管理成了“纸上谈兵”。缺乏严密保护的文物古迹,也就注定在火灾面前不堪一击。

    

事实上,文物古迹的防火,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尤其是在中国,古建筑多以砖木结构为主,此次起火翁丁村老寨,不仅是全木结构,屋顶更覆盖大量茅草,防火能力尤为脆弱,这些“先天不足”,给文物古迹的防火减灾,当然会带来种种不利因素。鉴于此,也只有筑牢科学可靠的消防基础设施和制定完善周密的消防预案,文物古迹的火灾隐患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

    

文物古迹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每一处文物古迹的价值,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旦出现火灾,不论规模大小,对文物造成的伤害都不可逆转。因而,要保护文物古迹,最好的办法是让它们远离火灾威胁,在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处置。

    

在独克宗古城之后,“最后的原始部落”依然未逃过火灾的劫难,这令人痛惜。面对这样的悲剧,无论事发地还是更多地方,都应引以为戒。消防安全永远是文物古迹保护的重中之重,文物古迹消防安全管理也不能再掉以轻心了。

    

□国华(媒体人)


编辑:陈静   校对: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