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东北“可以探索”率先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再次引发了全国关注。与此同时,为加强对东北振兴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

 

实际上,从2018年起,每年均有关于东北发展的利好政策。包括明确了东北振兴重大项目和跨省区合作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东北振兴金融合作机制,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了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针对东北的发展,专家对记者表示,东北的经济衰退原因包括人口老化、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等,应整合东北工业价值链,不断深度融入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

 

东北连收2利好:建立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

 “可以探索”率先全面放开生育限制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通知称,为加强对东北振兴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经国务院同意,在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下,建立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工作机制)。

 

根据《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成员名单》,该工作机制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丛亮担任召集人。

 

据悉,工作机制主要职责包括,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推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东北振兴的决策部署,加强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研究,提出完善东北振兴政策举措的建议;协调解决东北振兴体制机制创新、对外开放合作、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单位支持或东北三省一区协同配合的问题;加强对东北振兴重点政策、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针对如何分工,通知中也有详细介绍。工作机制由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银行、国资委、银保监会、能源局、国防科工局、林草局、铁路局、民航局、国铁集团、开发银行等部门单位和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及大连市人民政府组成,发展改革委为牵头单位。

 

工作机制由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担任召集人,其他成员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工作机制秘书处由各成员单位有关司局负责同志组成,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承担秘书处日常工作。

 

2月18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消息,该委根据工作职能,就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作出答复:东北地区“可以探索”率先全面放开生育限制。

 

此消息影响,二概念全面拉升,高乐股份、贝因美、爱婴室、金发拉比等多股涨停,起步股份、睿智医药、邦宝益智等跟涨。同日盘中,东北振兴板块指数一度报815.219点,涨幅达2%。

 

专家:东北的经济衰退原因包括人口老化、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等

应整合东北工业价值链,不断深度融入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易富贤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东北经济占全国比例从1980年13.7%降至2000年9.9%、2010年8.6%、2020年5.0%。如果说早期经济占比下降是因为经济政策的话,那么2010年之后东北的经济衰退原因包括人口老化。

 

1981年、1989年、2000年、2010年、2015年全国生育率2.61、2.30、1.22、1.18、1.05,东北只有1.89、1.67、0.90、0.75、0.56。东北的生育率下降超前全国十多年,老龄化危机率先爆发。尽管官方宣称东北前几年经济增速还有5%,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2019年东北的GDP与2012年一样多,意味着7年经济零增长。

 

而针对东北的工业振兴,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发布了东北振兴研究报告《价值链视角下东北工业衰退的原因与振兴对策》, 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仝文涛表示,东北地区应积极利用国内国际双循环国家战略的重大转变,以对内开放为抓手,形成竞争有序的东北区域大市场,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整合东北工业价值链,培育技术创新生态,重构技术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并不断深度融入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

 

而根据20207月中国科学院院刊发布的《东北振兴 如何“破局”?》中提到,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效益、空间生产效率密切相关。东北产业发展呈现传统产业优势衰弱、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民营经济不强的特点。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以采选、钢铁、石化、能源等原材料产业为主。因技术装备陈旧、工艺老化、科技含量低,这些产业的优势逐步丧失,导致相关行业资产比重逐渐下降。

 

新兴产业发展慢,规模优势不明显。2017年,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吉林增速为7.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3 个百分点,黑龙江增速更低,哈尔滨仅为 1.3%。民营经济不发达民营经济多为国有企业配套,独立发展能力较差,成规模、成建制、有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极少。

 

监管层接连4年推出政策大礼包

多个金融机构助力东北振兴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202011月,《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透露了十四五时期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其中提到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同时,还提到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

 

此前的2020东北亚经济论坛上,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洪章在致辞时表示,“中央提出做好国内国际双循环大文章,东北落实中央要求,其独有的工业基础和战略资源对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很大的优势。不过,在东北产业链条中,科技和市场两个高端资源尚有欠缺,未来也具有可加快发展的空间。”

 

王洪章提到,推动东北振兴的重要改革和重大项目不可或缺。例如,要深化东北国企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东北建立以土地、人口、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提速沈阳、长春和哈尔滨三个中心城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以海水淡化为主要内容解决辽宁和内蒙古西部缺水干涸问题的渤水西调工程;加快建设在松嫩平原500多万公倾优质土地的高质量农业现代化产业园;推进大连国际自由港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研究等。

 

而在2019年末,发改委发文明确了东北振兴重大项目和跨省区合作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下发至: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大连市发展改革委。有效期至 2024 年 12月 31 日。

 

发改委研究提出年度投资计划工作的总体要求,组织有关省级发展改革委申报年度投资,审核下达投资计划。有关省级发展改革委是年度投资计划的汇总申报、分解下达、组织实施和监管部门,依托重大建设项目库做好项目储备工作,编制项目三年滚动投资计划。持续动态更新储备项目信息,提高项目储备质量。

 

其中要求,本专项补助标准原则上不超过项目前期工作总费用的 60%,同一年度同一省(区)补助标准应一致。对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交办的重大项目,各省(区)可以在本省(区)年度切块额度内按最高100%补助。

 

20181月5日,东北振兴金融合作机制成立。据介绍,东北振兴金融合作机制旨在搭建连通政府部门、金融投资机构与东北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类企业之间的桥梁,打造开放式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投融资服务合作平台,汇聚金融资源,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合作机制在现行金融监管体制下规范运作,主动接受一行三会等监管部门的指导。

 

参与的金融机构实力强劲,包括工商银行、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信保、辽宁省社保基金、北京首钢基金、天风证券、中菊资产、东北再担保公司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姝欣 编辑 陈莉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