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俊)牛年的首场发布会,最高检聚焦“行政检察监督”。司法实践中,行政争议长期得不到实质性解决,不仅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也容易滋生社会戾气。今天(2月23日)的发布会上,最高检副检察长杨春雷指出,推动解决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难问题,为百姓求公道、为社会消戾气,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记者注意到,这也是杨春雷履新最高检副检察长后首次亮相发布会。


难题:行政案件存在“程序空转”等问题

对审判人员违法行为提出六千余件检察建议


行政检察的核心是行政诉讼监督,既有对行政诉讼活动的结果监督,也有程序监督,既监督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又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司法实践中,行政案件存在“程序空转”等问题,案件得不到实体审理、行政争议得不到实质化解。


“行政争议长期得不到实质性解决,不仅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也容易滋生社会戾气。”杨春雷表示。


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开展了“加强行政检察监督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项活动。从数据来看,专项活动期间,共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6300余件。


此外,在行政裁判结果监督、审判违法行为监督、非诉执行监督工作等方面也有所加强。


会上通报称,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部门共提出行政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380件,同比上升59%;对审判人员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6000余件,同比上升115%;对执行活动中的违法情况提出检察建议2.5万余件,同比上升93%。同时,发挥既监督公正司法又促进依法行政的“一手托两家”作用,提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500余件。


解决:“实质性”化解进行新探索

福建画出“路线图”


这次发布会强调“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体现了保护私权和监督公权两个目标的结合,是诉讼监督任务的应有之义。”最高检新闻发言人肖玮说。


如何“实质性”化解?福建省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吴世东介绍了福建经验。


据介绍,福建省通过建立“争议提出-调查核实-监督促和-多元化解”的工作流程和步骤,根据案件的不同类型以及当事人的不同诉求,选取不同的方法、措施进行分类处理。


第二步便是调查核实。检察机关通过询问当事人或者案外人,查阅、调取相关法律文书、案卷或者通过召开听证会、向专家咨询等方式,搜集证据查明案件真实情况。


第三步是监督促和。检察机关针对不同类型的行政争议,通过抗诉、再审检察建议、检察建议、启动复查以及移送线索等监督方式,对确有错误的裁判或行政决定,进行监督纠正,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对有化解行政争议可能的案件,通过多元化解的方式。比如,对于生活确有困难的,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通过司法救助等多种方式,对行政争议进行多元化办理,使行政争议得到化解。


工作部署:民法典来了如何落实

以民法典为指引,依法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


今年是民法典实施首年,行政检察工作将如何履行落实?


最高检第七监察厅副厅长张步洪表示,民法典中有不少关于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规定。有的是直接规定行政机关的职责。


他举了高空抛物的规定。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关于高空抛物调查的规定,新增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对高空抛物进行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的规定,明确了公安机关的调查义务,这也是要求公安机关履职的法律依据。


“检察机关办理适用民法典的案件,也要以公开听证方式,力争实现行政检察办案程序公正、实体公正与客观真相相统一。”他说。


此外,他强调,以民法典为指引,依法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行政检察要在依法监督法院行政审判和执行活动的同时,加强对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监督,为违法侵权的行政行为依法提出监督意见。


新京报记者 王俊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