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玉坤)2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021年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再度回应春节期间重污染天气成因。


“今年更差的是湿度,几乎达到饱和”


刘炳江表示,北京春节期间发生了三天的重度污染,上一个春节也有类似的情况,问题非常清楚。


他表示,重污染原因很清楚,过程也能预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布局了大量两高行业企业,区域污染程度重,并且污染物互相传输,互相影响。“复盘显示,北京大年三十污染物主要是从南边来的,大年初一下午受偏北气流打断,大家可以感觉到空气质量稍微好一点,但晚上污染又有所加重,污染物主要又从东边传输过来。”


“产生重污染天气,第一个原因就是大量不可中断工序的钢铁、玻璃、焦炭、耐火材料、石化、电力,尤其是采暖都停不下来,排放量很高。而且与去年相比,产品的产量,无论是电力的发电还是钢铁的产量,以及其他高耗能、高排放的产品产量有两位数的百分比上升,基础排放量仍然在这儿。”刘炳江说。


第二个原因是极端天气条件影响。“我们做了复盘,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复盘结果显示,今年的气象条件确实比去年还差,一般哪里静稳、低压辐合、湿度大、贴地逆温,哪里就会出现重度污染,这次这个情况又是出现在了北京及周边几个城市,和去年类似。今年更差的是湿度,几乎达到饱和,尤其是下雪之前。”


“今年与去年还有一个更大的区别是就地过年,今年春节,商业、交通、各种各样的餐饮还大量存在。”刘炳江介绍,针对三天的重度污染,我们已经提前启动了重污染应急,北京启动了黄色预警,其余74个城市共同启动了橙色预警。河北、河南、山东重污染应对的效果很好,但在不利气象条件作用下污染物都堆积在北京及周边,所以出现了三天的重度污染。”


机动车等移动源已成大中城市PM2.5污染主要来源


据介绍,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比2015年上升5.8个百分点(目标3.3个百分点);PM2.5未达标城市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5%,比2015年下降28.8%(目标18%)。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要求。


刘炳江说,根据专家评估结果,PM2.5下降主要得益于“治煤”成效显著。重点地区2500万户散煤治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钢铁超低排放改造迅速推进,锅炉降到不到10万台,二氧化硫排放量已经从最高值的2588万吨下降到不到700万吨,酸雨问题基本解决,二氧化硫浓度全国全面达标,“十四五”二氧化硫退出约束性指标。而相比SO₂排放,燃油导致的NOx和VOCs治理虽有一定成效,但无论力度还是效果,远远不如SO₂治理。


2020年底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机动车保有量3.72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2.81亿,每年汽车都增加两千多万辆,“十三五”增加了一亿多辆。根据相关研究,机动车等移动源排放氮氧化物已经占到排放总量的60%左右,挥发性有机物占23%左右。刘炳江说,机动车等移动源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城市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且其对污染的贡献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静稳天气绝不允许集中焚烧秸秆,将用卫星监控


东北春季的秸秆焚烧造成重污染的现象多次发生,严重影响区域空气质量。2017年到2020年连续几年,东北春季大量秸秆露天焚烧,多个城市出现重污染。刘炳江介绍,中央环保督察对此开展调查,问责很多人,地方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措施,问责很多人,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推进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东北土地辽阔,秸秆产生量大,综合利用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东北地区冬季严寒,秸秆还田离田的时间窗口短,最关键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耕作习惯,要全面禁止燃烧秸秆确实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刘炳江说,“再有一段时间东北又到整地备耕时期,秸秆焚烧现象随时可能发生,要总结过去问责了许多人仍然控制不住的经验教训,要坚持严格管控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在静稳天气时绝不允许集中焚烧秸秆。”


记者会上了解到,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利用卫星监控等科技手段,监控各地尤其是东北地区焚烧秸秆的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同时,适时派专业团队赴东北地区开展秸秆禁烧督导,并组织地方气象、农业、环保等部门开展会商,强化不利扩散条件下的禁烧管控,规范有利扩散条件下的有组织焚烧。


臭氧浓度上升与PM2.5浓度下降无关


近年来,我国臭氧浓度总体呈缓慢上升态势,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臭氧浓度每年小幅增长。从重点区域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臭氧浓度明显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比国内其他地区高出25%~49%。臭氧已成为仅次于PM2.5,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给下一阶段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刘炳江分析,近年来臭氧浓度逐渐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臭氧的主要前体物NOx和VOCs排放量居高不下。2020年,形成我国大气复合型污染的四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中,二氧化硫和一次PM2.5的排放量已降至百万吨级,而NOx和VOCs的排放量仍然是千万吨级。二是高温少雨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臭氧生成。从有统计数据以来,2013年-2019年的7年间有5个最暖年份。三是观测表明全球臭氧背景值不断提升。近几十年来,全球臭氧以每年近1微克/立方米的速度上升,欧洲、美国、日本等北半球国家臭氧浓度近几年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有声音认为我国臭氧浓度上升是因为PM2.5浓度下降幅度过大导致的,这种观点也是不科学的。科学研究表明,PM2.5浓度下降通常会导致近地面辐射增强,有利于夏季臭氧生成,但影响较小,不是臭氧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不存在PM2.5浓度下降、臭氧浓度必然上升的因果关系。”刘炳江说。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