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侯润芳)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小微企业发展最大拦路虎之一,而融资型信用保证保险在帮助小微企业及居民个人获取融资解决资金缺口一事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使得信用保证保险业务更好地为小微企业融资增信?


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即将提交的一份提案中呼吁,在满足客户信息安全保护相关要求的同时,保险公司应可以使用官方征信系统和税务、海关、电力、工商等几大政府有关部门的“硬”数据,通过政务协同进行与地方其他政府部门进行保险相关信息资源的共享,将保险公司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链接在一起,形成了完整有效、更新及时的保险相关数据的共享机制,从而助力信用保证保险为小微企业融资增信。

 

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信用保证保险业务规模稳步上升,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保费收入从2011年的171.9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043.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宏观经济承压、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的大背景下,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业务近年来赔付支出也呈上升趋势,综合成本率处于较高水平。“这就要求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更好地修炼内功、做好风控、平衡收益。”周延礼在提案中指出。

 

那么,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如何更好地修炼内功、做好风控、平衡收益?

 

周延礼在提案中指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是开展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相关业务的核心。但目前大部分公司对保证保险业务的风控资源和风控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风险意识不足,一线开展业务时存在业务开展为首情况,整个机构未能在风险行为、风险经营上保持一致性,风险意识有待加强。

 

第二,缺乏集中清晰的风险治理架构、风险政策体系和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难以顺应变革及时完善制度,风险管控手段尚待统一,全面风险管理视角和工具欠缺,跨周期风险防范能力仍待建立。

 

第三,风控能力缺少数据共享、模型沉淀和系统服务共享。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对保证保险业务的风控资源和风控能力不足,较多依赖于合作方评估风险,来自金融、税务、海关、电力、工商等部门的“硬”数据较少,但几家大型银行在与政府数据共享方面起步较早,业务相对成熟,保险机构需对标银行业领先实践,致力于风控手段的高效与智能化转变,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创新大数据智能风控方式,并最终实现收益平衡。

 

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周延礼在提案中给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第一,呼吁建立政府数据共享机制,助力信用保证保险为小微企业融资增信。

 

在满足客户信息安全保护相关要求的同时,保险公司应可以使用官方征信系统和税务、海关、电力、工商等几大政府有关部门的“硬”数据,通过政务协同进行与地方其他政府部门进行保险相关信息资源的共享,将保险公司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链接在一起,形成了完整有效、更新及时的保险相关数据的共享机制。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保险公司对风险的识别和产品定价能力得到了增强,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通过数据库技术的分析研究,监管部门据此披露保险相关信息。这种信息披露机制不同于保险公司自身的信息披露,其数据来源是具有行政管理色彩的数据大集中平台,因此兼具数据真实性和监管权威性。而这种通过面向公众以及媒体的信息披露,又能反向促进保险公司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逆周期资本调节的力度和时效性,既支持保险业给弱势主体提供信用增进服务,又有一定前瞻性地避免定价不足和过度风险承担。结合不同场景,支持保险公司与政策性机构、场景平台等汇总信息,共担风险。

 

第二,培育敬畏风险、坚守合规、严肃问责的风险文化。

 

金融机构应该培育严肃的风险文化,并通过完善的治理架构和差异化的授权体系传导风险文化:根植敬畏风险的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贯与培训,建立风险文化的奖惩与考核机制;完善问责机制,依托清晰的授权体系,明确问责对象与问责程序,发挥问责对违规行为的惩戒作用;树立正确的合规观念,强调行为与过程合规,在监管合规流程与道德治理之间寻求平衡。金融机构应基于治理架构、授权体系、风险文化的建立健全,出台统一的风险政策、进行统一的限额管理与集中的统一授信,搭建层级清晰的制度体系与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的流程体系,利用数据与金融科技驱动解决欺诈、共债、失联等核心痛点,构建大数据智能风控能力,建立模块化、线上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风险管理体系。

 

第三,加强银保合作,进一步规范相关管理机制和配套基础建设。一方面,信保业务在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展的互联网贷款在互联网贷款新规要求下,对现有融资性信保业务部分产品要素与合作模式需相应进行调整。另一方面,风险资本管理理念应逐步靠拢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思路,相关管理机制和配套基础建设应进一步提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侯润芳 编辑 陈莉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