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为)3月2日,北京冬奥组委召开北京冬残奥会倒计时一周年媒体见面会。中国残联体育部竞赛训练处处长勇志军介绍了中国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情况。


据他介绍,申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以来,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千余人,冬残奥项目由2个拓展到6个,实现了冬残奥比赛大项全覆盖。


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已投入使用


“我国冬残奥运动起步晚,实力弱。冬残奥会共设6大项78小项,申办前我国仅开展2个大项,只有黑龙江、吉林2个省开展。”勇志军介绍,2002年,我国首次参加美国盐湖城冬残奥会,仅有4名运动员参加了越野滑雪、高山滑雪两个项目的比赛。2014年索契冬残奥会,我国派出10名运动员参加了越野滑雪、轮椅冰壶比赛,轮椅冰壶队获得了第四名,是我国参加冬残奥会的最好成绩。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申办成功后,中国残联成立了备战2022年冬季残奥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冬残奥会备战工作。制定了《冬季残奥项目振兴计划》、《残疾人大众冰雪行动方案》和《冬残奥争光行动方案》,举全国残联系统之力,在全国范围内初选运动员,组织训练营确定运动员,选任国内教练员,聘请国外教练员,培养技术官员,全项目组建国家集训队,全天候开展境内外训练,多项目首次举办全国赛事,全项目纳入全国残运会赛事,多项目首次举办国际赛事,大规模参加国际赛事,多项目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同时连续5年举办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鼓励支持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参与冬季运动。


勇志军介绍,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千余人,技术官员从无到有发展到上百人,冬残奥项目由2个拓展到6个,实现了冬残奥比赛大项全覆盖。同时,与芬兰、俄罗斯、希腊签订了残疾人体育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国家批准建设的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已投入使用。


全时段备战,6个项目124名运动员在京冀展开训练


在训练方面,全时段开展训练备战。全部6个大项300名运动员开展了全年不间断的训练,目前,6个项目124名运动员、42名教练员(含7名外教,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塞尔维亚、意大利、波黑,执教残奥冰球、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在北京、河北的5个基地展开训练。


在残疾人冬季运动赛事方面,勇志军介绍,2017年起,越野滑雪、冬季两项、高山滑雪、单板滑雪、残奥冰球5个项目首次举办全国比赛,在2019年全国残运会上,首次列入北京冬残奥会全部6个大项,有23个省(区、市)的352名运动员参加了70个小项比赛,冬残奥小项覆盖率为85%。2020年首次举办冬残奥亚洲杯系列赛事,来自韩国、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选手参赛。


与此同时,中国冬残奥运动员还积极参加国际赛事。2016年以来,我国参加了59项冬残奥系列国际赛事,共获得38枚金牌,多个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上,轮椅冰壶队勇夺第一,实现了冬残奥会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2019年轮椅冰壶队首次获得世锦赛冠军,单板滑雪首次获得世锦赛2枚金牌,高山滑雪首次获得世界杯3枚金牌,残奥冰球队2018年首次参加世锦赛获C组冠军,2019年又获得B组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我们还开展了残疾人大众冰雪活动。连续5年举办‘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带动残疾人融入‘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勇志军说。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