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前总统萨科齐被判刑后首度发声喊冤:不能因为没做过的事获罪。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3月1日,法国巴黎轻罪法庭判处法国前总统萨科齐3年有期徒刑,其中一年实刑,萨科齐就此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首位被判实刑的前总统。

秘通话隐真示假 空许愿弄巧成拙

    

2013年9月至2014年春,一个登记名为“保尔·比斯马茨”的手机用户频繁和前总统萨科齐长期律师赫尔佐格、时任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阿吉贝尔通话,询问有关萨科齐“非法接受政治捐款”两件指控案的保密信息。

    

这两件指控案都非同小可——其中一宗涉及大名鼎鼎的欧莱雅集团女继承人贝当古。萨科齐被指控在2007年的总统竞选中非法接受她的资助,如果指控成立,萨科齐有“非法权力寻租”之嫌。

    

另一宗则是指控萨科齐曾接受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的政治献金——接受外国领导人捐赠本就违法。

    

这位“比斯马茨”在“三边通话”中承诺“帮阿吉贝尔当上摩纳哥大法官”,作为获得保密信息的回报。

    

正应了“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句话,本应绝对保密的上述“三边通话”却被调查人员窃听。

    

这还不算,很快就有确凿证据表明,化名“比斯马茨”的正是萨科齐本人。

    

阿吉贝尔最终并未能如愿当上摩纳哥大法官,但萨科齐等三人却因此被送上了巴黎轻罪法庭。

    

2020年12月8日,检察院以“贪腐”和“影响力交易”两项罪名,请求法庭判处萨科齐4年有期徒刑(其中两年实刑),并处罚金100万欧元。

    

最终法官博内尔裁定两项罪名成立,“判三缓二”。赫尔佐格和阿吉贝尔也被判有罪,刑期与萨科齐一模一样。

    

法国是个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国家,历史上被判无期徒刑的前国家元首(贝当元帅)、被判处死刑的总理(赖伐尔)都不乏先例。

    

不过自1958年4月,戴高乐将军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以来,政治博弈变得“含蓄”起来,前总统希拉克是此前(2011年)唯一被定罪的。

    

但他的罪名发生在当选总统以前很久(担任巴黎市长时虚设职位),且并未判实刑。

    

萨科齐这次可谓开了先例。

▲欧莱雅集团女继承人贝当古。我们视频截图。

靠强硬政坛终崛起 多谋略生涯却留憾

如果说,20世纪最后20年的法国政坛高手云集、“龙争虎斗”,密特朗、希拉克、德斯坦三位风格迥异、政见不同的高手同台竞技、精彩纷呈,那么21世纪的法国政坛就不免寂寞。希拉克引退后,只有萨科齐呼风唤雨,显得“更像个大人物”。

    

萨科齐是匈牙利移民后裔,1978年大学本科刚毕业就投身政坛,加入了戴高乐派政党、第五共和国的主流中右翼大党“保卫共和联盟”(后来的人民运动联盟UMP-法国共和党LR),最初表现平平。

    

但2002年,他获得时任总统的希拉克赏识,成为其谋求连选连任团队的主将,一度被认为有望出任总理。

    

希拉克连任后,任命萨科齐为内政部长。这位移民出身的政客上任后却用铁腕对待移民,最终酿成2005年“93省大骚乱”。

    

由于当时法国社会对北非裔移民啧有烦言,萨科齐强硬弹压“93省骚乱”的做法,反倒为他快速“吸粉”,使之一跃成为当时法国政坛最具号召力的新星。

    

同年他当选党主席,并高调宣布“2007年参选总统”。

    

2007年,他在总统大选中获胜。

    

就任总统后的萨科齐成为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总统。

    

一方面,他继续维持对移民、尤其非法移民的高压,主张发展自由经济和国际贸易,提高行政效率,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这些都一度获得广泛支持。

    

另一方面,他身为戴高乐派领袖,却一反戴高乐“独立自主”路线,任内对美国亦步亦趋,并让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同时还罔顾大多数法国人的意愿,积极介入“阿拉伯之春”。

    

然而,其力推的“毕业生雇佣合同改革”和“养老金改革”等政策,大多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此外,他当选后高调迎娶“富二代”名模布吕妮,也为他平添不少“曝光点”。

    

但是,人气并未能给他带来政治前途。

    

他的民意支持率一度跌至谷底,尽管急起直追,他仍在2012年以3个百分点的差距输给社会党(PS)候选人。

    

萨科齐就此黯然卸任。

    

此后,他便被一系列“贪腐”、“滥用权力”的指控纠缠。2014年7月1日,他更成为首位被警方拘留的前总统,翌日对他的司法调查即开始。

    

尽管如此,他也曾屡屡试图复出,在重组共和党过程中表现活跃,并一度高调谋求2017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资格,却最终失败,于2016年宣布“退出政坛”。

    

“非左非右”的马克龙上台后,组建了一个“拼盘”性质的“前进党”(LaREM)和包纳各派“转会人马”的“混搭型”政府,其中不乏萨科齐亲信。

    

一度有消息称,萨科齐和马克龙关系密切,并成为后者幕后的“政治高参”。

    

但两人的“蜜月”并未维持太久——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马克龙身边的亲信已不止一次“吹风”,说“马克龙和萨科齐不是很熟”、“两人根本不是朋友”等。

▲庭审后,萨科齐妻子在社交网络发帖为丈夫鸣不平。

仍调查依样画葫芦 再出山巧计成虚话

    

由于法官并未给判决附加拘捕令,因此所谓“实刑”只不过是佩戴电子脚镣、接受一定条件“禁足”,并非真要蹲大狱。

    

但萨科齐的官司并不止此次判决的这一桩。

    

3月1日被认定的两项罪名,实际上都围绕着“非法获取案件机密”。

    

此外,涉及萨科齐的指控还有好几项,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向前总统顾问布森违规委托秘密民调案。

    

萨科齐已表示不服,称法庭的裁决是“政治工具化操纵” 决定上诉。右翼大报《费加罗报》以及一些右翼政治人物也表达了对他的支持。

    

但右翼以外则一片欢呼之声。

    

判决出炉后,几乎所有非右翼的法国传媒都一边倒欢呼雀跃,并争相转述法官博内尔的结案陈述——“这里没人有寻借口把前总统定罪的执念”。这是一种典型的法兰西式措辞,意思是“但他犯罪了我没办法”。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右翼群龙无首,许多人仍对年仅66岁的萨科齐再作冯妇抱有幻想,希望这位“人气前总统”能登高一呼,带领共和党打翻身仗。

    

而他们中稍有“成色”者(如贝特朗)则希望借此“蹭人气”,博一把党内“上位”的运气;而左翼、极右翼则仍对他心存忌惮,对他可能因此次被判实刑而政治前途尽毁,不免幸灾乐祸,心中窃喜。

    

尽管萨科齐最终会被定罪几案、上诉结果如何、会否被送进大狱服实刑,都尚存变数,但有一点大概可以肯定:他再“出山”从政、尤其参选总统的雄心,恐怕只能就此幻作泡影了。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陈静  实习生:潘宇洁  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