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婷婷)通用航空已成为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确保通航安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在调研中发现,架空线缆已成为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最大威胁,这主要是因为航空警示装置缺失。因此吴仁彪建议,应加强顶层设计,在架空线缆及通讯杆塔上加装航空警示装置,而这正是国际普遍做法。


架空线缆警示标志普遍缺失,撞线事故发生风险剧增


在调研中吴仁彪发现,我国自1949年以来,共发生通航事故288起,其中撞线事故28起,占事故总数的9.7%,致死率达54%。近6年来,共发生通航事故120起,其中撞线事故11起,占比9.2%,致死率达到64%20186月至202010月,共发生20起直升机安全事故,其中撞线事故7起,占比达到35%,致死率更是达到100%


吴仁彪表示,长期以来,我国机场及其净空保护范围以外的超低空区域,特别是橫跨河流、山谷、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或位于低空航空器目视走廊中的架空输电线缆上,障碍灯或警示标志普遍缺失。此外,随着国家低空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大众飞行潜力的进一步释放,航空器撞线事故发生的风险会急剧增加。


可按优先级安装警示装置


近年来,因挂撞架空线缆而发生的通航事故逐年增多且呈快速增长的态势。2021223日,民航局飞行标准司下发了安全运行通告《直升机防撞线》,提出了直升机安全运行建议,为直升机运营人制定有关风险防控措施提供技术参考。


吴仁彪建议,在架空线缆及通讯杆塔上加装航空警示装置,这是国际普遍做法。


如何推进这一做法?吴仁彪表示,应加强顶层设计。其中包括,由电力和民航部门联合规划研究全国架空高压线缆航空警示球的安装和布局问题,制定相应的行业或国家标准,将警示装置安装作为线路建设的一部分。


同时,应统筹协调,排出在架空线缆上安装航空警示装置的优先级。优先在军民用机场及低空飞行密集区域的架空线路上安装障碍航空警示球及障碍物标识;优先在威胁第三方安全的三跨线路上安装障碍航空警示球;以医疗救护、道路救援、海岛救援等特殊场景的救援需求为导向,优先设计加装航空警示装置。


此外,吴仁彪呼吁,应加快航空警示装置研发和成熟产品的推广应用。“目前,已有单位研制完成满足民航标准要求的架空输电线缆航空警示设备,但由于缺乏产品技术及设备安装应用等相关标准,在行业间协调使用受限,希望相关部门积极参与,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合力推进此项工作。”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