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聊”光速复活!2月26日,小米即时通讯App米聊在其官网发布公告,宣布重新出发。页面显示,新“米聊”是一个面向专业人士的语音聊天App,“目前新米聊处于小范围的邀请内测阶段,没收到邀请的用户可以先注册一个新的专属账号,米聊官方将为你保留该账号直到你收到邀请”。


2月19日,米聊正式关停,当时仍有不少粉丝喊话雷军,希望米聊复活。似乎是顺应粉丝要求,仅一周时间米聊就光速复活了。


新京报贝壳财经向官方问询新米聊事宜,小米方面没有正面回应,只说还在内测。此外,小米内部一位资深社区运营负责人也表示新米聊是“保密项目”,没能透露更多。但从米聊在官网的介绍看,被广泛认为是在对标Clubhouse。但能不能成为中国版的Clubhouse,还是这次“复活”仅是雷军对社交梦的心有不甘?


顺风口而起 用户量曾一度领先微信增至400万


2010年12月10日,米聊正式上线。在米聊上线40天后,也就是2011年1月21日,腾讯才发布了微信。从此两家公司开始了在这个领域的竞逐。其间,米聊还曾一度领先微信。在借鉴另一款香港应用新上线语音对讲等功能不久,它的用户量增长至400万,而微信彼时的用户还不及100万。


但此后,微信不断发力更新版本,添加各种功能,包括漂流瓶、摇一摇、查找附近的人等。之后更是重磅导入QQ关系链,在用户量资源上对米聊形成碾轧优势,得以彻底扭转战局,2012年3月,微信用户数突破了1亿大关。同年5月,雷军承认米聊“输给了微信”。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米聊归于沉寂,中间少有水花。


直到最近宣布关停,才让这款产品重新回到很多网友的视线。十年老将黯然离场,令人唏嘘。但短短几天,米聊又宣布重启,是否“壮士归来”尚不可知,但可以看出小米依然没有放弃对社交领域的幻想。一款应用内的关系链一旦构建起来,就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中成为一方颇为稳固的存在,长期经营粉丝网络关系的小米必定深谙这一法理。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近日发表观点认为米聊退出市场在意料之中。他表示,社交软件或工具是个非常“烧钱”的产品,光靠它本身去盈利没有“时间表”,所以永远是一个资源性的产品或者入口级的产品。而对小米这样的上市公司而言,股东和股民更大的诉求是财务报表。对于小米来说,“烧不起”这样的产品,所以关闭是必然的。



此外,强大的竞争对手微信今天已经成为社交通讯领域当之无愧的霸主,地位颇稳。在今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公布了最新数据:微信的日活跃用户达到10.9亿;有7.8亿人每天翻看着朋友圈,其中的1.2亿人还会在朋友圈里发点什么;3.6亿人每天浏览公众号来获取对外界的认知。而回顾米聊的十年发展起伏历程,也不免让人唏嘘。米聊的诞生实际上早于微信,并且一度势头超过微信。


早在2010年,一款跨平台的免费即时通讯应用Kik Messager诞生于美国市场,上线15天就吸引了100万使用者,不啻于引发了一场新的移动互联网革命。在众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小米最先发现了这一新的市场机会,于是快速推出了类似Kik的国内第一款免费的跨平台即时通讯应用——米聊。雷军曾在一次访谈节目中公开谈到,米聊是继移动互联网风口,小米发现的第二个有千亿美元市场的机会。也因此,米聊、小米手机和MIUI系统是小米当时业务版图的“三驾马车”。


当然这个念头的重启也和另一个现象脱不了关系,那就是Clubhouse在全球的风靡以及由此带来的音频社交市场的重新火热。


要做中国版Clubhouse?分析声音社交蕴藏着非常大的机会


大洋彼岸的Clubhouse在春节前一夜爆红。这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马斯克这位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家的“背书”。今年2月1日,特斯拉CEO马斯克首次在热门语音社交网络平台Clubhouse上创建聊天室,畅谈了关于火星计划、脑机接口技术进展、比特币、特斯拉汽车等热门话题。追逐钢铁侠“闲扯”的热情逐渐蔓延到各大网络平台,这款应用也在全球范围内爆红。  


Clubhouse规定只有获得邀请码的人才能加入。凭借创始人和投资人的社交链,早期专注邀请知名艺人、政商名流、行业精英。从2020年5月截至今年2月份短短七八个月的时间,其用户数翻了1000倍,已拥有超过500万用户,估值约为10亿美元。截至2月16日,该应用的全球下载量为810万次, 


这一蝴蝶翅膀在全球掀起风暴,国内外企业纷纷再次聚焦音频社交市场。


映客在春节前几天之内就赶出了“对话吧”,虽然很快“因为技术原因”被下线,但并没有要放弃的势头,36氪旗下鲸准在打磨面向创投圈的Capital Coffee,网易云音乐在最新版本中增加了全新对谈互动新模式 “侃侃”,阿里巴巴旗下类似产品Meet club在春节之前也已开始内测,此外,甚至比Clubhouse早8个月发布的递爪也重新引起行业人士的关注,而孙宇晨也宣布要投资TWO……


互联网行业好像很久没这么热闹了。新京报贝壳财经向官方问询新米聊事宜,小米方面没有正面回应,只说还在内测。此外,小米内部一位资深社区运营负责人也表示新米聊是“保密项目”,没能透露更多。但从米聊在官网的介绍“新米聊是一个面向专业人士的语音聊天App”,可以看出,这也的确是在对标Clubhouse。


艾媒张毅曾表示,大方向来看,Clubhouse目前整体“长”得还不够大,中国在社交、尤其是声音社交方面仍然有巨大的机会和空间。未来,不管是向微信、QQ等传统社交软件为母版进行模式转变,或者是在此基础上增加功能,还是向新型的音频软件(如荔枝、喜马拉雅等)、视频直播平台去转,声音社交的发展都不会终止。换言之,声音社交不管是以独立的承载形式,还是以附加的承载形式,它都会蕴藏着非常大的机会。


而在国外市场,Twitter Spaces社交语音聊天功能抢先登陆安卓平台,Facebook也被传出要推出类似产品……


沉寂多年,新米聊还能顺利复活吗?


“米聊时机把握的比较好,热度有了,接下来主要看能不能抓住运营的机会。”某社交平台的技术负责人周歌(化名)看好米聊重启的机会,他表示Clhubhouse这类产品没什么技术门槛,关键在于运营。因此他期待新米聊的正式开放。


除了知名大企业之外,许多创业公司也纷纷加入到打造中国版Clubhouse的行列,据悉,目前国内有超过100个团队都在布局,而原先主打音频的公司也在做产品改良或升级。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小公司是为了蹭热点、赚流量,或者借势捞快钱。


但也有更多人并不看好Clubhouse们的未来。“Clubhouse的路子在中国玩不起来,其本质就是语音房聊天,国内这样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都是YY十年前玩剩下的了,火的原因主要还是营销手段,马斯克常驻聊天。如果雷军常驻米聊陪聊,我觉得也能火一阵。"业内一位负责社交App投放工作的于先生对贝壳财经如是说。


一位在大厂负责社交/社区领域用户增长的产品经理唐天哲也认为,Clubhouse会是一个现象级的产品,而不会变成一个长久的社交产品。他表示,Clubhouse在上线初期有两个产品调性,“高端人群(名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邀请制”,这两个产品调性吸引了无数用户竞相加入。“但本质上这是个成功的营销,不代表产品具有杰出的创新能力。它并没有‘颠覆’ 社交,语音社交产品在市场上有太多太多。”此外,疫情导致的真实社交受限以及社交领域长期没有出现“异质社交产品”的沉寂也促成了这一火爆现象。


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对于国内的模仿风潮也不看好。“国内出现了N多款类似的产品和服务,目前看来都没有创新,而都是有很强的模仿痕迹,这样做起来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这种语音聊天类的社交产品,在20年前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就已经有了。”


但他同时也表示,对于小米来说,这是一笔没有什么风险的操作。“本身就是拿一款已经放弃关停的产品来做一些试验,如果成功了当然很好,即使失败了也无所谓。”


唐天哲认为,米聊的回归是小米不放弃社交领域的尝试。它在尝试“面向专业人士”,这与Clubhouse可能在定位上有本质差别,如果米聊的目标就是狭义的市场,用户基数较小,但产品需要力求高效。“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可以尝试。至于复制Clubhouse,我想是没有意义的。”


他表示,高效的高端市场(专业人士)社交确实是个还没有被侵占的社交领域,有一定的机会。但难点在于,如何定义专业人士?如何界定被邀请的标准?以及如何实现语音高效?新的米聊更像是定位成“工具产品”,而非主流社交产品。


丁道师认为众多“Clubhouse们”的涌现,基本上也不会对目前的社交市场格局有大的影响。“因为第一是很难成功,第二,即便成功,它一定是一个小众的、行业性的特定场景,不会成为大众的社交服务产品。”他强调,国外也是这么长时间,只有这一款同类型产品火爆,也没有形成大的趋势和风口。


但他同时也肯定了这种探索精神。“不管结果怎样,企业这种不断探索、不断折腾的精神还是值得鼓励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孙文轩 编辑 陈莉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