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婷婷)今天(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和她的手语翻译黑虹用手语“演唱”国歌。今天,新京报记者对话邰丽华,讲述手语版国歌背后的故事。

 

开幕式上的这一幕感动无数网友,有网友留言说:“无声的力量也能震撼人心”“肃然起敬,愿国民都可以唱响我们的国歌。”

 

据悉,这首令人耳目一新的“手语版”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于3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这是首次以聋人手语使用者为主体研制的国家通用手语规范化最新成果,切实解决了聋人手语使用者规范、统一、严肃地表达国歌的愿望。


今天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和她的手语翻译黑虹用手语“演唱”国歌。视频截图


新京报:今天在开幕式上你用手语“唱”国歌,网友们看到都非常感动。你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邰丽华:每年参加全国两会,当国歌奏响起来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默念国歌的每一句歌词,铿锵有力地用手语跟大家一起“唱响”国歌。今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正式开始实施,这是首次以听力残疾人为主体,规范应用国家通过手语“唱”国歌,解决了我们多年来想“唱”国歌的愿望。

 

规范的手语方案可以让聋人伙伴包括港澳台地区的聋人朋友,对国歌理解、手语打法、表情语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所明确规定的一致,在“唱”国歌时做到更加全面、规范和统一,从而更加庄严而神圣地表达国歌所展现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其实在2018年的夏天,我就参加了一档国歌的手语节目。当时收到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顾定倩老师发来的邀请,我很快就答应了。多年来,我内心一直觉得,我们在很多场合中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的手语配合着国歌的奏唱,现在国家通用手语逐渐规范化,这次难得有机会,手语规范可以体现出国歌所传达的国家民族精神,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出对国歌的感受。

 

新京报:在手语版国歌的制定过程中,你提出了什么建议?

 

邰丽华:2017年6月,中国聋协手语委员会受中国残联、国家手语和盲文中心的委托,开始启动手语版国歌的学术研究及艺术创作。

 

我们在全国各地收集到了五十多个不同地区的手语国歌资料及手势打法,每个地方的手语打法不同,就像各地方言一样,光“前进”一词就有六七种打法。经过一年多的认真反复研究,最终大家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回想起我和我的团队在所到之处演唱国歌的情形,有的人只是嘴上轻轻哼唱着,有的人激昂地比划着,也有的人用手语默默呢喃着……我深感责任重大。

 

首先我跟专家们多次探讨手语规范化的重要性,从中寻找手语规范的立身意义。国歌中的每一句歌词经过反复推敲,确定好哪些词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打出来,哪些词要依据现实情况来配合手语。专家们的意见很重要,他们的学术成果更值得尊重。

 

新京报:在手语版国歌的视频资料中,你参与了录制和拍摄,请谈谈这段经历。

 

邰丽华:尽管我很熟悉国歌的旋律,但手语的节奏要跟上国歌的旋律,卡点要准,这有一定的难度。我要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把新手语尽快掌握,还要克服以往手语打法上的不严谨,即便是练习了上百次,也总会在视频录制时出一些错误。

 

歌词中,“血肉”的“肉”字,国家通用手语里面是右手的指头捏在左手小鱼际部位,后来考虑到拍摄时要更加直观同时兼顾视觉效果,我用右手的几个指头轻抚左手掌肚,表达出要珍惜烈士们用血肉之躯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及幸福生活。

 

拍摄过程中除了手语,表情及情感的表达也很关键。我第一次拍摄的时候习惯性面带微笑地“唱”,后来意识到少了一份庄重,唱国歌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包含着很多情感,对祖国的爱和尊敬等。我想到了祖国母亲的艰难历程,想到了无数前辈用生命换来我们今日的幸福,就这样在坚强有力的旋律中带着对家国的情怀反复去“唱”。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