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走向北京人民大会堂。当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图片来源:新华社


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如期开幕。每年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开幕的惯例,在被打断一年后,今年重回原来的“轨道”。


在一些外国记者看来,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能够按惯例如期开幕,本身就值得其他国家羡慕。开幕会前,一个外国记者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做视频连线时曾说:在全球疫情依然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中国能够按惯例举行全国人大会议,不仅证明了他们疫情防控能力和自信,也验证了中国的制度优势。能有效控制住疫情并能按期召开有数千名代表参加的人大会议,当前多数国家还是难以做到的。


这次大会不仅在开会日期上和以往一样,在“会议要素”上也基本一致。会议不仅要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工作报告,还要审查计划和预算报告,审议有关法律案。会议期间依然举办记者会、代表通道、部长通道,也和往年基本一样。


而且,今年的议题还有所增加:一是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二是要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的议案。这说明,全国人大会议的议程设置上,也已经遵循惯例,实现了“常态化”。


和去年一样,今年的会期也是7天,较以往有所缩短,不过会期虽短,但大会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也同样保证了质量不降低。


首先,晚上开会成了“新常态”。这次人大会议的预备会议和第一次主席团会议,就是3月4日晚上8点举行的,大会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甚至安排在了当天晚上9点40分,发布会结束已接近晚上11时。各代表团也都安排了多场晚间审议活动。


其次,是新技术新手段广泛应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直接听取各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情况,据一位部委领导同志介绍,他们专门完善了信息收集系统,以方便及时收集代表意见。大会简报组每天都会把代表审议情况编印成简报,“忠实”记载代表发言中的精华内容和主要观点,代表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审议效率。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的同志,也要认真研究简报的内容,从而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并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思路。


出于防疫考虑,今年“面对面”的现场采访活动少了许多,但大会新闻中心同样完善了信息服务工作,使采访大会的记者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文件资料,并能够通过视频采访等方式,完成对代表审议活动的采访。


从延期到如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恢复到我们熟悉的初春三月举行。虽然受疫情影响,一些工作和往年也呈现出一些不同。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场重回春天里的盛会,能够给我们传来与往年同样美好的“春天的声音”;这场如期召开的盛会,也能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集聚众智、汇聚众力。


□鲁子舜(人大工作者)


编辑:何睿   校对: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