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孙文轩)个人信息保护关系着每一个人的权益,3月3日的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消息显示,《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3月7日晚间,新京报举办“2021两会新京报经济策之个人信息保护”论坛,邀请相关代表委员、与专家学者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谈到如何兼顾疫情防控民众的知情权和民众的个人隐私信息时,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App检测评估方面的专家何延哲表示,疫情防控突发事件,是对我们现有信息化建设的一场大考,同时也是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一场大考,那我们做得怎么样呢?我相信站在现在的时间节点来看,是有一些极个别的现象,但是毋庸置疑总体是好的。透过这些现象我们从三个层面去分析:

 

首先从监管方面,从2020年2月份开始,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网信办就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联防联控中个人信息保护的通知和要求,其实当时已经把隐私保护和我们疫情防控工作同步推进。实际上当时大家是一个比较焦灼的状态,因为都在想具体的方案。当时有一个现象,就是全国有很多个健康码,大概400多个,很难说一下子就把这些信息打通,但是绝大部分健康码也确实是考虑到了基本的个人信息保护的诉求,比如说做适当的脱敏,收集信息展示的时候做一些处理,以及内部传输时一些加密规定等。在这期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也能够得到相对及时的解决。这和前几年我们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包括政策、标准以及监管动作不断加强也有一些直接关系。

 

从企业层面看,作为互联网大国,健康码可以说是我们的一个原创作品,这也体现了我们在应用创新方面的一些能力。健康码通过不断地更迭加强安全,也确实从技术层面把个人信息保护做得越来越好。到了2020年后半年,健康码可能已经到了几十个,一个省就一个,甚至有的省份还可以直接使用国家层面统一的健康码,这就是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加强。想在一开始就把所有安全问题考虑得万无一失再做应用恐怕也是不现实的,这就是一个平衡的问题。但是,中间也有一些现象发生,比如成都女孩事件,还有之前健康宝照片事件的泄露,其实这就反映了安全漏洞,可能是人为的,也可能是技术的,这个不可能完全消除。那么一旦出现问题怎么办呢?那就是及时处置,将风险降低

 

这几次事件又透露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民众层面,当自己信息泄露的时候,觉得很不好,但是当他人的流调信息泄露的时候,有些网友不是提醒相应机构把这些信息保护起来做些处理,而是不断转发,甚至比如把健康宝照片打包出售,有一种猎奇心态。这其实说明我们在隐私保护素养方面需要加强,这个层面法律和监管出不了太多的力,更多的时候需要通过宣传教育。

 

其实这三个层面也都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相信之后我们在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时候,已经掌握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有效的方法,会把安全、技术,个人信息的保护工作同步做得更好,让大家能够放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孙文轩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