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姜慧梓)全国两会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未来五年的新规划、新目标、新提法受到关注。3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进行解读。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纲要草案》共19篇、65章、192节,约7.4万字。设置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5大类20个主要指标,其中7个是民生福祉类指标。首次设立安全发展专篇,对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保障粮食、能源资源和金融安全等作出具体安排。

 

超三分之一指标涉民生,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胡祖才介绍,《纲要草案》20个主要指标中有7个是民生福祉类的,数量最多;占比也是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的,超过三分之一。指标覆盖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

 

促进就业一直被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是解决收入问题的根本。《纲要草案》提出,推进更充分更有质量就业、不断提高居民收入

 

具体要求,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健全终身技能培训制度,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要基本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发出挑战。《纲要草案》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支持医疗资源薄弱省份建设一批区域医疗中心,提升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纲要草案》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预计十四五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未来将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扩大养老机构床位供给,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

 

此外,《纲要草案》还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000所以上,新建改扩建2万所幼儿园,增加普惠性幼儿园学位400万个以上等一系列事关民生的量化目标。

 

超大城市要瘦身健体,有序疏解、慎重撤县设区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纲要草案》对城镇化着墨较多,提出多项任务目标。

 

胡祖才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在60%—70%之间,处于较快发展的中后期,也是全面转型的关键期。目前仍有2亿多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在城市落户,部分已经落户的还存在市民化质量不高问题。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纲要草案》提出,继续降低落户门槛,实现愿落尽落。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同时,推动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推动非户籍常住人口逐步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城镇化还有另一关键要义,即大中小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部分超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高、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胡祖才表示,根据《纲要草案》,超大城市要瘦身健体,大中城市要完善功能,县城要补齐短板弱项。

 

如何理解超大城市要瘦身健体?胡祖才表示,要划定并坚守城市开发边界,慎重撤县设区。同时,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合理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与周边中小城市、郊区新城等联动发展,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

 

作为大中城市,要发挥其综合成本相对较低优势,主动承接超大特大城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生活品质。县城是乡头城尾十四五时期将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镇化地区的县城建设。

 

专设一节谈“基础研究”,到2025年研究经费占8%以上


十四五时期,科技自立自强被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纲要草案》明确量化指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超过十三五时期实际。

 

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24426亿元,占GDP比重2.4%,为史上最高,总量居世界第二。按十四五年均增长7%测算,到202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将达到37582亿元(按2025年现价计算),比2020年增加13156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

 

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基建、人工智能、量子科学、脑科学等,是十四五时期科技自立自强的重点。

 

记者注意到,《纲要草案》用专门一节阐述基础研究,并首次设置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指标,要求到2025年,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达到8%以上,显示基础研究被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胡祖才表示,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1504亿元,占比为6.16%,和发达国家有比较大差距。《纲要草案》给出的目标是很积极的,到2025年可以达到2800亿元左右(2020年不变价),在实际工作当中,还要尽可能更大一些。这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导向,我们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

 

关注一:“十四五”增长目标以定性表述为主,隐含定量表述

 

记者注意到,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GDP指标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

 

胡祖才表示,这样的表述在五年规划史上是首次,是经过慎重论证、反复比选、深入研究作出的一次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GDP增速,实际是以定性表述为主,隐含定量表述。

 

《纲要草案》当中其他主要指标,比如失业率、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等,与GDP相关联,这些指标给出了具体数字,隐含了要努力使经济增速与潜在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蕴含着未来15年我国GDP增速需要保持在合理区间。

 

他表示,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所以这次《纲要草案》主要指标表中仍然保留了GDP指标,只是表述做了调整。经过多方测算,十四五时期GDP增速保持在一定速度是有把握的。

 

考虑到五年中,内外部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设定一个具体的量化目标,有利于积极主动从容地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为应对不确定性留出空间。相对于五年来说,年度形势较易研判,因此在年度工作中,可视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年度增长目标,具体的数值在年度中确定。

 

胡祖才表示,辩证地看,我们国家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能简单地以GDP增速论英雄,不能为经济增长不顾质量效益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后果。不过,实现现代化也需要合理的增长,发展仍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纲要草案》的处理方式有效兼顾了这两方面需求。

 

关注二:今年名义GDP增速可能较高,流动性要保持合理充裕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前两个月,我国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二季度以来稳定恢复的态势。不过,持续稳定恢复仍然面临风险挑战,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这些问题有些是恢复中的问题,是通过发展可以解决的问题,对域外输入的各种风险要积极应对。

 

对今年设定的GDP增长6%以上等目标,宁吉喆表示,目标设定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考虑了疫情对经济轨迹的影响,考虑了年度之间平衡衔接,体现了瞻前顾后、区间调控的要求。

 

他表示,今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今年名义GDP增速可能较高,流动性要保持合理充裕。宁吉喆说。

 

解读:如何理解更加积极有为促进共同富裕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更加积极有为的促进共同富裕。胡祖才表示,理解共同富裕要从四个方面把握,一是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不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的富裕;二是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既包括物质上的富裕,也包括精神上的富裕;三是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四是共同富裕是逐步共富,既要遵循规律、积极有为,又不能脱离实际,要脚踏实地逐步地解决这个问题。

 

胡祖才表示,十四五时期解决这个问题要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为主攻方向。也就是说,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切好蛋糕

 

具体来看,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各方面的民生福祉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胡祖才表示,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纲要草案》还提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胡祖才表示,浙江各方面条件比较好,城乡差距指标、区域发展指标以及富裕程度指标走在全国前列,在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主要是要探索推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陈思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