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张秀兰)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大内科教授孙铁英建议,进一步加强以慢阻肺为代表的呼吸慢病基层管理工作,补齐我国慢病管理体系中呼吸疾病方面的短板。


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患病人数约1亿人,死亡人数居全球首位,年死亡人数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我国慢阻肺整体呈现高发病、危害大、认知率低的特点。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为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甚至超过27%,大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已属于重度甚至极重度慢阻肺。与此同时,仅有不足3%的慢阻肺患者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


基层医疗机构是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在慢阻肺的高危人群筛查、肺功能检查、戒烟干预、长期随访管理、康复治疗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以慢阻肺为重点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也已纳入国家战略,甘肃省白银市、陕西省榆林市及清涧县、河南省驻马店市、天津市和平区等地正在试点探索将慢阻肺健康管理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等工作相结合,开展慢阻肺健康管理试点工作等。


慢阻肺是四大慢病之一,疾病负担位居慢病第二位。孙铁英建议,要加强对包括慢阻肺等常见病的管理、随访、治疗的跟踪;加强基层医生对疾病诊断、治疗、随访水平的培训,让基层医生有据可依,将基层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提高。同时,还应加强慢阻肺防治宣传,关注疾病早期发现,注意危险因素防护,提高社会对慢阻肺认知程度。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