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保险公司应当每半年在公司官网披露一次个人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整体综合赔付率指标,其中,年度赔付率指标应当不晚于次年2月底前披露。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约百家险企披露了2020年度个人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整体综合赔付率的指标,这也是险企首次发布该项指标。


2020年平均综合赔付率为38% 为何各家差异较大?


据媒体统计,截至2月末,99家险企2020年平均综合赔付率为38%,但不同险企之间的差异较大,高的险企甚至突破150%,一些险企则低至负数。


其中,6家险企综合赔付率超100%,分别为国华人寿、上海人寿、太保安联健康、和谐健康、安心保险以及华海财险,国华人寿的综合赔付率最高,达173.87%,上海人寿的这一指标也高达154.57%。


另外,黄河财险、和泰人寿等险企2020年综合赔付率为负数,以和泰人寿为例,其旗下四款个人短期健康险产品中,就有和泰女性特定疾病保险(A 款)、和泰随心保重大疾病保险两款产品的综合赔付率均为负值,最终,合计的综合赔付率为-7%,公司解释称,以上产品综合赔付率为负的原因为准备金的释放。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和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对记者表示,影响短期健康险赔付率高低的因素较多,各公司差异较大。比如,健康险对公司的风控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一家险企的风控能力不是很强,那么,综合赔付率有可能较高;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开展健康险业务的时长以及客户数量,保险遵循大数法则,在客户较多的情况下,整体赔付率会相对稳定,而客户较少时就容易出现即便只有几单索赔,也可能推高赔付率的情况。


朱俊生进一步表示,此外,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还与目标群体、销售渠道有关,比如一些保险公司主要在互联网渠道售卖短期健康险,其客户群体相对年轻,这样,赔付率也相对较低。


不过,大多数险企的综合赔付率还是在50%以下,这一比例超7成。


据悉,短期健康险包括一年期的百万医疗险、百万重疾险等产品,都是近年来比较受市场欢迎的险种,但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部分产品缺乏定价基础,保额虚高;部分公司销售行为不规范;核保理赔不规范以及无序竞争等问题。


万联证券研报观点认为,对保险公司而言,加大赔付率信息披露力度将促使其加强对经营情况的实时监控,若预期与实际数据呈现明显偏离,保险公司能够及时做出应对,根据实际经验调整精算假设。同时,理赔数据透明化有利于监管部门对整个市场的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维护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综合赔付率指标对购买保险是否有指导意义?


那么,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的指标是否能够作为普通消费者购买保险的参考依据呢?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对记者表示,短期健康险赔付率较高或者较低的可能原因有业务经营时间短或者业务量较小,赔付率不具有代表性等,比如,2020年的“网红产品”——惠民保,绝大多数上市还不到1年,客户大多处于等待期或刚刚过等待期,赔付率肯定会很低;此外,有些险企的业务量较小时,客户没有出险,或个别客户出险金额较高,就会导致赔付率过低或者过高。同时,产品设计存在问题或产品本身就是用低价吸引客户,那么,在经营一段时间后,出现赔付率过高的情况,极容易不可持续出现停售。


杨泽云进一步表示,赔付率的高低对于个人购买保险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因为影响赔付率高低的原因是不同的,并且,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发生赔付,何时会发生赔付,一切都是随机的,因此,并不是说赔付率高消费者就一定占了便宜。唯一要考虑的便是保险公司会停售赔付率太高的产品,从而影响下一年的续保,消费者转而要购买其他健康险产品,重新计算等待期。 


杨泽云认为,短期健康险保费低、保额高,体现了保险保障功能的回归,虽然可能只是短期的保障,但也能为低收入人群、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群提供一份“安心”,同时,还能提高公众对保险的认知。当然,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短期健康险件均保费低意味着难以上规模,同时,因难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医疗数据,短期健康险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后续,还需“三医联动”进一步改革,促进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的合作。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