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李傲)我国拥有14亿人口,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仓储保鲜设施,但仍存在产地仓储保鲜设施总量不足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建议,应尽快构建衔接紧密、顺畅有序、低损节能、均衡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切实减少产后损失,增强保供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赵立欣在田间考察。受访者供图


我国果蔬和薯类每年产后损失近2亿吨

 

2012年,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出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支持农户和合作社建设产地初加工设施,推广普及科学适用的初加工技术。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资金,支持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初步构建了我国农产品产地流通体系。但赵立欣认为农产品的产地流通体系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

 

“首先是产地仓储保鲜设施总量不足。据测算,我国果蔬和薯类产后损失率高达15%-25%,每年损失近2亿吨。由于产地仓储设施建设运营效益低,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不高,加之设施建设用地问题难以解决等,致使目前我国产地仓储保鲜设施缺口约为2.3亿吨库容。”赵立欣表示。

 

不仅如此,她认为,产地流通组织化程度仍较低。“由于农产品采收期短,上市集中,大多数农户没有能力建设贮藏保鲜设施,其产品销售主要是通过经纪人以及开设的代购点销售给批发商,或者被本地的农产品流通企业直接收购。”她表示,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农民难以把握出售时间,没有议价话语权,利益得不到保障。

 

赵立欣认为,目前,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也缺乏。农产品产销信息采集、分析、发布体系仍未建立健全,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仍不完善,农民自行获取、分辨市场信息并作出决策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难以把握市场供求变化,随之出现售卖难问题。

 

应从不同方面加快构建农产品产地流通体系

 

如何加快构建农产品产地流通体系,赵立欣总结了4方面举措。首先她提到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建设。财政资金在建设全国性、区域性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基础上,引导社会资本,以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为主体,建设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支持开展社会化服务,加快补齐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缺口。

 

同时,她认为应构建农产品短链流通模式。支持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批对接、农社对接、农企对接、农超对接等农产品短链流通模式,尽可能实现“地产地销”,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损耗。

  

另外,赵立欣提出要充分发挥电商企业在信息整合服务方面的优势。加强政企合作,充分利用电商企业在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方面的数据资源,提升引领、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

   

最后,她表示应注重技术与标准的集成应用,加快建立层次门类清晰、技术经济合理、全链协同适用的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尤其是产地商品化处理、仓储保鲜的标准化水平。

 

新京报记者 李傲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