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2021年,农业农村部部署今年重点任务时强调,要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全力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国家粮食安全具体如何保障?现阶段还存在哪些瓶颈和重点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陈萌山分析,我国耕地利用一直处于高强度、超负荷状态,耕地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突出,而在种业方面,我国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在陈萌山看来,保证粮食安全,重点在于强基础、抓源头。

 

全国政协委员陈萌山。受访者供图


耕地现状:正处于超负荷状态

 

“要加强耕地保护利用,守好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9%,但仅凭借这些土地,养活着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户均耕地规模仅相当于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陈萌山在提案中指出,在我国,耕地利用一直处于高投入、高产出的高强度、超负荷状态,保护耕地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始终比较突出。

 

陈萌山将其中的矛盾和突出问题总结为三点。一是占用耕地的需求刚性增加,乱占耕地的苗头难以遏制。“而在未来15年,我国快速推进城市化期间,伴随各种建设需求,地被征用的冲动和风险随时随处存在。”

 

二是耕地地力下降,耕地退化严重,耕地土壤酸化趋势加重。陈萌山指出我国14.5%的耕地已严重酸化,30多年来,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土壤pH值小于5.5的酸化耕地面积增加了35%,作物减产20%以上。同时,耕地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我国盐碱耕地约1.14亿亩,较80年代增加2600万亩,增幅近30%。另外,我国东北黑土地退化严重。我国黑土区耕地面积2.78亿亩,自50年代开垦以来,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开垦前8%-10%下降到2.5%-3.5%。土壤耕层变浅十分普遍。

 

三为农田设施老化,建设水平不高。目前的农田水利难以满足灌溉要求,同时,许多灌区年久失修,亟需更新提档。

 

种业现状: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抓源头,就是要聚焦种业科技创新,打赢种业翻身仗。”陈萌山说,现代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种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种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国种业已进入到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新阶段。

 

种业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们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依托,但陈萌山强调,我国种业科技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其中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主要作物品种抗逆性状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部分种源存在“卡脖子”问题、基础研究总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企业尚未成为研发投入主体。在提到卡脖子问题时,陈萌山指出,目前国内种畜禽生产性能远不能满足产业需求,白羽肉鸡祖代种鸡100%从国外引进、蛋鸡42%引进,种公牛、种公羊的冻精引进数量居高不下。而提及企业问题上,他以数字举例——我国营收水平最高的育种企业营业收入水平不及美国孟山都公司的1/20

 

强基础:加大管控对症下药

 

针对现阶段耕地存在的问题,陈萌山建议要加大管控、加快治理、加强建设,对症下药。

 

管控方面,陈萌山强调三个“守住”,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守住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守住9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占补平衡。

 

陈萌山还强调要加快治理。他指出,当前治理耕地退化严重问题,最紧要的是加强耕地质量科学创新,强化国家耕地安全战略科技力量,为耕地治理和地力提升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要做好顶层设计,强化耕地相关学科研究的战略性,充分体现国家使命要求。大力开展土壤组学研究,从本质上揭示土壤微生物新基因,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及其多样性,为土壤改良提供前沿科学支撑;大力开展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监测,创制阻控土壤酸化、盐碱化、黑土地退化和耕层变浅路径和方法,为实现中低产田改造和地力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大力开展耕地保育研究,研制养分管理模式,创制新型肥料,充分利用有机肥、秸秆和绿肥资源,支撑培肥地力;大力开展智慧耕地研究,建设数字土壤、耕地利用、农业遥感、信息技术实验室,推进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评价与管理的数字化改造。

 

第三点,陈萌山提到加强建设。根据中央明确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今明两年全国仍需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2亿亩,任务繁重。建议中央对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也应优先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需要。要适当提高投入标准,力求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建设要求。从中央到地方都要高度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加投入强度,加强灌区设施改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抓源头:加快构建种业自主创新体系

 

种业方面,陈萌山认为,创新是现代种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农业现代化的第一动力,提高种业创新能力,必须加快构建种业自主创新体系。

 

他提出要强化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组建种业国家实验室,不断在种业基础研究取得突破,为新品种的创制提供源头创新。同时,也要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育种新机制。建立以科研单位为主体的育种基础理论、种质资源创新、高新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形成“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模式,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不断培育推出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优质高产营养广适的新品种,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陈萌山还提到要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即优化现行种业相关制度和政策,完善专利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以及畜禽品种审定制度,扩大保护名录,切实保护原创性、突破性成果。改进现有种业科研成果评价方式,完善成果奖励机制。为种业原始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营造更好更优的环境。

 

此外,陈萌山强调要大力鼓励种业新技术创新,抓紧研判全面放开转基因玉米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尽快出台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种植管理办法和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管理办法,严格审批程序,强化市场监管,采取更加积极进取的态度,促进种业新技术的应用。

 

最后,陈萌山提到还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立种质资源收集创新工作体系,构建形成中央统筹、各地分工协作的资源鉴评网络,系统开展种质资源登记,探索多元化保护利用机制,切实做到资源应保尽保、高效利用。还要特别重视从国际上收集种质资源,丰富我们的遗传多样性。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