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随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互联网早已经覆盖了绝大部分乡村,电商下乡,农产品上网,成为新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手机也变成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农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电商本身的特性,在过去的发展中,电商更青睐规模化的生产主体,小农户由于产量小、质量不统一、品种复杂等因素,一直很难融入到电商生态中,更难以在电商下乡中获益。那么,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小农户如何借助电商获得更多的产业增值利益?为此,新京报记者邀请了多位代表、委员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为小农户增收建言献策。

 

多位共同为小农户增收建言献策。新京报制图


建设和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

 

过去的“十三五”期间,乃至整个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电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据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在消费扶贫中的消费额达到2000亿人民币,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表示,“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电商完成的。我们有西气东输,在农产品上,也可以成为西货东进,如新疆的大枣、哈密瓜,宁夏、甘肃的马铃薯,云南的苹果等,都是通过物流向东部运输,电商在里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如此大规模的农产品流通中,如何才能让小农户更多融入其中呢?赵皖平此次提交的建议中就有相关的内容,他认为,在农产品的源头分级上面,一定要做好文章。“比如陕西的苹果,现在很多是大小一起收,其实是完全可以分等级的,小个的是什么价格,中个的是什么价格,大个的是什么价格。其中有很大的文章可做。”

 

标准化可以使农产品销售的风险更低,赵皖平说,“我们现在有《乡村振兴促进法》,下一步在农村的电商发展、一二三产融合过程中,也应该立这样的法。应该有一个标准化品牌的问题,没有一个严格的电商标准,以后会带来很多问题。还有技术标准,整个电商平台的运营过程中、直播运营过程中,也要有这样的标准。”

 

同时,标准化也可以让小农户有更多机会参与到电商发展中,赵皖平说,“比如拼多多在柞水县曾经有一个卖木耳的项目,电商帮助农民做合作社,然后进行产品的分级、包装、储存、销售等,这种细化的标准,社会化的分工,让农户成为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做自己专业的事情,可以更好融入其中”。

 

小农户并不总是很小

 

31岁的冯常俊通过拼多多,将藜麦这种高原农产品卖向了全国各地。


制定合适的标准,并教会农民生产符合标准的农产品,是帮助小农户融入电商的重要基础,全国人大代表谢德体认为,“我国人均耕地大概是1.45亩,这么小的单位,做标准化产品显然是不够的,但不做又不行。其实可以通过龙头企业、大户来带动散户,或者是通过电商+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按照一定的标准,教农民种植,比如种什么品种、施什么肥、打什么药、什么时候该打药、什么时候该管理、什么时候该采收,制定一个标准,然后对这个产品进行包销,通过电商销往全国。这样才能带动散户,使散户按照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运作,最后的产品质量才能够得到保障,也能卖出好价格。”

 

事实上,类似的尝试还有很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杜志雄介绍了另外一种尝试。杜志雄告诉记者,在四川,有一位农业官员,退休后创造了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模式,叫大园区、小果园。他并没有把小农户的果园收回来,而是把它们统一规划,进行改造,建设成为集中连片、统一规划的园区。园区内的经营者还是原来的主人(小农户),只是这些小农户在生产水果的时候,是按照大园区的统一生产标准来开展生产。“这样的话,就使得小农户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的,这也是一个小规模农户实现电商收益的好方式。”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钟钰则展示了另一种将小农户组织化的途径,他说,“有些地方建立了行业协会,如果合作社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来解决,尤其是行业自律能有效规范行业生产经营行为。比如在四川有一个县种荔枝,他们县里有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让小农户能够搭上现代科技信息装备的顺风车。”

 

政府应起到搭建平台的作用

 

单个的小农户力量薄弱,但小农户也并非单打独斗,全国政协委员杨德才认为,在小农户融入电商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起到更大的作用。

 

“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杨德才说,“首先,在特定条件下,将小农户组织起来。中国各个地区差异非常大,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发展规模经营,比如贵州、四川、云南的很多地方,土地都是非常零碎的,没有办法规模经营,这时候政府要组织农民合作社,还是一家一户种,但是种什么,可以通过政府来和电商这种平台谈判,来统筹农民种什么。第二,有的农民也不愿意加入农民合作社,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培育地方品牌的方式,这样的品牌一旦培育出来之后,就允许这个区域里的农民都可以使用,小农户也可以获益。我到陕西陕北洛川那一带调研,发现洛川苹果就是一个典型的区域品牌。实际上,这个品牌出来以后,不仅洛川在用,整个铜川地区都在用。第三,政府要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这是必须要有的。我们最近几年调研的时候,发现了一些现象,一些消费者抱怨,他们花了很贵的价格购买农产品,但同时,农民也在抱怨,他们没有得到这些高价产品的利润。这说明,我们利益分享机制没有构建好,这也是下一步政府要做的事情。”

 

政府搭建平台,制定规则,也可以让企业、农户发挥更大的作用,杨德才说,“在脱贫攻坚中,企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未来,也可同样通过各种方式,让企业继续发挥作用,比如龙头企业的培育,一个好的龙头企业,可以带动千家万户,散户也可以加入进来。同时,电商也可以加大对农民的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然后农户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一些技术,提高自己,顺应市场。最终,形成一个政府、企业、农户有机结合的产业体系,面对电商时代,面对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

 

融入电商生态才能从中获益

 

小农户千差万别,但一旦融入电商生态中,就可能成为电商系统的一部分,进而从中获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马亮告诉记者,在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一些电商企业会着力建设一体化的运营基地或运营中心,把相关的质检、物流、销售都整合在一起。这种做法在浙江海宁皮革行业、河北白沟箱包行业以及广东、浙江的玉石行业,都有较好较成熟的做法。未来应在农业方面建设类似的一体化运营基地,“这种一体化运营基地的建设,能够在一些特定区域发挥比较好的带动作用,吸引很多散户小户,让更多农户参与其中。”马亮说。

 

电商是流量经济,小农户借助电商的力量,往往很难获得足够的流量,但小农户并不只有自己争取流量这一个途径。近年来,在很多地方,县长带货、明星助农越来越普遍,马亮说,“特别是县长直播带货,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数据显示,全国近一半的县都进行过县长直播带货之类的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收益的是整个县域乃至附近生产者,小农户当然也是其中之一。所以在未来,可以继续推广直播带货这种做法,为更多小农户带来帮助。”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