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市场机制到位,专业农户能够迅速崛起,未来我们粮食的增产潜力还相当大。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近日,“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表决通过。纲要首次设立了安全保障类指标,其中包括粮食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两个约束性指标,这两个指标也都是首次列入五年规划。


粮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形势,稳定粮食产能更具特殊意义。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一号文件”也都强调,今后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意味着粮食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我国粮食稳产保供具备坚实基础


此次纲要把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指标定为年产量6.5亿吨,也就是1.3万亿斤以上。我国粮食已保持“十七连丰”,尤其近6年来的年产量一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从这个角度说,这是一个常规目标。


产量达到1.3万亿斤,意味着14亿中国人人均占有粮食达到470公斤,远远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有此基础,我们就不但能够吃饱吃好,而且能够比较从容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顺利形成。


而粮食稳产保供的基础则是土地。多年来我们在耕地保护方面下了不小的功夫,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见成效。“十四五”期间,计划建成10.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在条件好的地区很多高标准农田都是“吨产田”,差一些的亩产也能达到700-800公斤。把这部分耕地利用好,粮食生产就有了底气。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虽然我们还面临着种源“卡脖子”问题,但粮食作物的种源自给是没有问题的,这与我们长期以来重视粮食的传统有关。目前,我国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完全用的是自主选育品种,杂交水稻亩产潜力更是突破1000公斤并保持国际领先。


借用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的话说,我们的粮食安全完全有保障,我们完全能端稳我们中国人的饭碗!


保粮食安全不能忽视市场机制作用


在热播剧《大明王朝》中,曾有明朝嘉靖年间推行“改稻为桑”的片段,这项在部分官员看来“利国利民”的政策,最后却以闹剧收场。实际上,明清时期在江南地区广泛出现了以蚕桑生产部分替代水稻种植的情况,尽管这是一种劳动投入过密化的安排——以原来9-10倍的劳动换取不过3-4倍的净收入。


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农民自己最清楚如何配置资源,他们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作出合理的生产安排,不需要政府过度干预。保证粮食产能,要尽量少用行政化的手段,依靠法治和市场框架完全能够实现。


当然,保粮食生产也须压实责任,国家要向各省下达粮食面积和产量任务。下达给各省的任务,是在土地资源和生产能力综合测算基础上确定的。但到了一些地方,在任务分解过程中不顾土地和产能的实际,搞平衡、搞摊派,一些地方甚至以保粮食生产为名,要求农民将合法种植的经济林果铲除,改种粮食。这些都是不切实际也不合法的做法,损害基层农民利益,也无益于粮食生产。

基本农田不能挪作他用,法律法规对此有明确规定。落实国家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主要是杜绝毁坏挪用基本农田的行为。除此之外,在执行过程中不宜随便“加戏”,更不能强制合法耕种的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现在1.3万亿斤的产量,还是在土地细碎化仍然比较严重、技术扩散效率不高、大量小农户低效生产的条件下实现的。如果市场机制到位,专业农户能够迅速崛起,未来我们粮食的增产潜力还相当大。这一点一定要有信心。


形成有利粮食生产的国土空间格局


针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约束性指标,此次纲要也配套了相关的政策安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过去我们搞了许多地理资源区划标准,但由于过于细碎繁复,实施难度大。把国土空间从宏观上分为相对简约的几种类型,有利于政策瞄准和落地。


对农产品主产区的布局,将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能力提升。比如,纲要提出推动农业生产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集聚。这一措施有利于实现规模化、连片化种植,也有利于技术扩散和区域分工的高效实现。如在此类地区划定连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还能减少基本农田保护和监督的行政成本。


纲要还提出合理支持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建设,这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经济地理学上的研究认为,距离中小城市30分钟车程的农村地区各方面活力会比较高。但随着人口大量外流,这两类地区的县乡村都在趋于收缩甚至空心化。


加强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城建设,推动人口和服务向县城集中,将收缩的镇村打造为专业农庄,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从而为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奠定长期基础。


□陈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何睿  陈静    校对: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