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报道,在智联招聘上,企业账户只要交钱办理会员,就可以不受数量限制下载包含姓名、电话及邮箱地址等关键信息的完整简历。紧接着,这些简历会通过QQ群,进行批量售卖,一条灰产产业链就此形成。

 

事实上,简历被贩卖不是什么新话题,多年来虽曝光不断,却屡禁不止。但这一次简历贩卖登了3.15晚会,足见在这些职业信息平台网站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上积弊已深。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招聘的渠道很大程度上由几个招聘信息网站所“垄断”。由于成立较早,知名度也已经形成,大多数公司会习惯性地在这些网站发布招聘信息。而对于求职者来说,信息就是机会,因此哪怕即使知道在相关网站上存在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嫌疑,但相比找到工作的紧迫性,许多人也不得不冒着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给自己多留一线机会。

 

如果说个人在互联网上的使用痕迹、购买记录等个人信息在大数据主权归属上还存在一定的法理争议,那么个人简历、密码等等这些完全是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退一步说,即使这些招聘信息平台公司并无“主观恶意”贩卖但一条黑产链条能够基于其公司内控的漏洞上畅通无阻的运转,也足以证明公司在信息安全这一本应该是最核心业务上的完全缺位。

 

数据和信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生产要素,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而作为信息的交换平台,互联网招聘网站有其商业价值。但追求商业价值的前提,应当是对基本法律和伦理道德的坚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但如今看依然有人在其中寻找“最大的利润”。本应该是成为促进就业、优化人才配置的招聘信息平台,如今却异化成为了个人信息泄露的最大陷阱之一。而他们的商业行为失范,恰恰正是简历贩卖屡禁不止的关键原因所在。

 

当我们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为了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如何尽快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更好地履行公司社会责任,遵守商业底线,共建商业伦理,对于数字经济中的企业家们来说,已经是新的企业管理课题。

 

此前有知名互联网企业家称“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引发轩然大波。其实真正退到无数普普通通“打工人”的层面,如果不是无从选择,谁会愿意将自己的隐私作为交换?

 

近年来,包括个人简历在内的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成为了从公众舆论到决策层均重点关注的领域。在今年两会期间,备受期待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再进一步:据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郭卫民称,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开展了相关工作,包括制定相关国家标准规范,指导督促企业平台落实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开展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专项治理。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手段的使用加强管理。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这一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对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边界彻底划清。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已经箭在弦上,人们的隐私保护意识也在不断觉醒。这一次的3·15晚会点名,不过是进一步释放了这样的信号。对于那些依然试图游走在法律和伦理边界的互联网平台来说,也是时候该反思自己的商业模式和公司内部控制能力了。

 

沸雪(财经评论人)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