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戚望)为什么“水至清则无鱼”?水下藏着什么生命?为什么通惠河(玉河)废弃了漕运功能?3月22日,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五、六年级的28名学生,沿着通惠河行走2小时,边走边听北京建筑大学的博士“老师”们讲解水生态、水质的相关知识。

 

记者了解到,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至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3月22日14:05,府学胡同小学学生在万宁桥畔,观察澄清上闸、万宁桥水兽,就桥梁、闸、水兽等问题,与老师进行互动。

 

随后,孩子们从万宁桥出发,沿着玉河南岸行走至东不压桥处,在博士们的引导下,观察水的驳岸、植物和周边建筑等。行走至玉河一号院附近时,博士“老师”们还为学生放置了无人船,让学生观察水的清晰度、水下动植物等。


博士“老师”给学生讲解。校方供图


活动开始前,府学胡同小学已给学生布置作业,请学生围绕“你认为一条河应该是什么样子”画一幅画或者写一篇小作文,并在活动中展示。府学胡同小学一位教师表示,希望通过开展水文化通识课和走河实践环节,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河湖水系,增强学生保护历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遗产的意识。


新京报记者 戚望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