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刘欢)4月6日,新京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获悉,该局近期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粮食加工品、食用农产品、食糖、酒类、薯类、调味品等11大类食品585批次样品,检出7批次样品不合格,其中,1批次“天和源”金标生抽检出氨基酸态氮不达标。

 

抽检通告显示,标称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天和生物酿造厂制造的“天和源”金标生抽(1L/瓶,2020/10/5),氨基酸态氮(以氮计)检测值为0.34g/100mL,《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油》(GB 2717—2018)中规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g/100mL,该批次产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也不符合标签明示值要求“氨基酸态氮≥0.40g/100mL”。

 

据了解,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之一,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鲜味越浓,反映酱油的质量越好。氨基酸态氮不合格主要影响产品的品质。对于酱油中氨基酸态氮(以氮计)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称,可能是原料采购环节质量把关不严;也可能是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如酿造周期未达要求;还可能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降低成本而以次充好。

 

此次抽检中,标称贵州神粮科技有限公司委托贵州味哆哆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黔山记切片型马铃薯片(麻辣味,125±5克/包,2020/9/17),酸价(以脂肪计)检测值为8.0mg/g。《马铃薯片》(QB/T 2686—2005)中规定,马铃薯片中酸价(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3.0mg/g。

 

据了解,酸价又称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程度。酸价超标会导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标严重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肠胃不适。薯类和膨化食品中酸价(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原料采购把关不严,也可能是生产工艺不达标,还可能与产品储藏条件不当有关。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