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今天(4月10日),在北京市粮食行业协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粮油市场形势分析会上,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柯永果表示,目前北京市稻谷、小麦等主要口粮品种储备,能够满足市民6个月以上的消费量。以32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47家应急配送中心、900多个应急投放网点为支撑的粮油应急供应体系,能够有效满足全市成品粮消费需求。


去年疫情期间,北京市粮食行业保障了首都粮食市场平稳运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北京市粮食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和会员单位紧急完成增储10万吨临时储备成品粮、5万吨临时储备食用油的任务,并将5.6万吨异地储备成品粮调运回京,成品粮储备量由15天增加到36天的市场供应量。


加工企业迅速复工复产,仅用12天时间,北京市11家企业全部实现开工生产,有力保障了北京市粮食供给。去年北京居民粮食、食用油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和 3.7%,分别低于全市食品类价格涨幅4.3个和2.4个百分点,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北京市粮食行业协会在春节期间,还积极为企业捐赠防疫物资,编写复工复产指南,全力为企业保供应稳生产提供服务。


柯永果表示,作为特大型粮食消费城市,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通过产销区企业深度融合发展等模式,不断健全粮食产销合作机制,“一手粮源”可控量超过300万吨。


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沿六环路和京津冀主要物流通道布局,产业布局不断优化。首农食品集团等骨干企业推进现代化粮食产业和“产购储加销”体系建设,不断做强做大。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全市零售网点搭载“好粮油”专区1000多个。


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当前,粮食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柯永果说,从全国来看,虽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经受住了考验。但也要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粮食领域均有不同程度表现,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北京市既是首都,也是粮食主销区,粮食自给率6.4%。粮食供给对外依存度越高,潜在的安全风险就越大。因此,对于北京来讲,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未来五年,是粮食行业发展、粮食事业进步的关键时期。就北京市粮食行业“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方向,初步规划是围绕保障首都粮食安全,进一步优化首都粮食发展总体空间布局,重点在构建和完善产销合作体系、应急保障体系、仓储物流体系、产业经济体系、粮油供应体系、制度保障体系上下功夫;开展应急加工能力提升、综合保障中心建设、粮食绿色仓储提升、信息化建设、质检能力提升、粮油品牌提升等专项建设,全面提高首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马瑾倩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