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吴为)举行冰上项目的系列测试活动,不光要检验场馆设施,还要锻炼运行团队、摸清办赛规律、磨合工作机制、落实属地保障、测试运行指挥。通过实战努力提高场馆运行团队赛时运行能力和办赛水平;检验各方面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查缺补漏,完善场馆运行计划和应急预案;理顺场馆团队各业务领域的指挥协调关系,加强场馆团队与合同商的分工合作;以场馆运行与外围保障的衔接为着力点,促进场馆运行和城市运行的融合;按北京冬奥会赛时运行模式,检验总体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这些都是测试活动的重要内容。从4月1日到10日的这十天里,各场馆团队运行得怎么样?

 

协同工作

多业务领域协同 场馆与属地互相配合

 

组织竞赛需要多个业务领域协同工作。国家速滑馆此次测试活动的场馆团队涉及30多个业务领域,每个业务领域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工作任务。

 

场馆指挥中心相当于赛事运行的中枢,把每一个环节串起来,衔接到一起,作为一个无缝衔接的过程,使赛事运行更加顺畅。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常务副主任周秋瑞介绍,运行体系上分了纵向、横向两方面的内容——纵向有跟主运行中心的汇报机制,还有向朝阳组委会的汇报线;横向的场馆内部,各个业务领域之间有沟通的机制,同时每个业务领域也有向自己的主管主任汇报的运行体制。

 

国家速滑馆的指挥运行体系第一次在团队组建之后运行,通过赛事测试,整体运行顺畅,各个业务领域对整体汇报的流程和沟通也更加紧密顺畅。

 

多业务领域协同在此次测试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按照要求,首都体育馆成立了场馆运行团队,成员来自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有北京冬奥组委人员、业主方冬运中心人员、属地海淀区政府人员,公安和安保人员,来自人民大学和北京建筑大学的高校志愿者,也包括国网北京电力公司海淀分公司、卫生防疫、餐饮、媒体等各方面人员。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首都体育馆场馆(群)运行团队主任丁东介绍,从去年11月运行团队人员陆续到位,到4月1日为止,有近1200人已经在首体各个岗位开展工作,大家相互协调、配合,多次进行演练。

 

此外,场馆与属地的配合也得到测试。国家速滑馆位于北五环附近,周边几个场馆错次林立。因此,组织好现场的流线管理和交通的安排疏导,是这次测试赛的一个重要内容。

 

国家速滑馆得到朝阳区交通委的保障,从人员配备、流线优化到车检、人检的安排,朝阳区都提供了支持。

 

4月8日,国家速滑馆,工作人员在摆放计时设备。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竞赛组织

撰写“脚本”演练 保证既定时间开球

 

五棵松体育中心测试的是女子冰球,参赛的四支队伍主要是北京地区和长期在北京地区集训的队伍。参赛运动员共96人,随队官员35人。

 

在竞赛组织方面,团队做了倒计时的测试。冰球项目和残奥冰球项目竞赛主任段菊芳介绍,赛前90分钟倒计时,包括体育展示、颁奖、技术、物流等业务口充分配合,撰写了具体到每一秒的倒计时“脚本”,进行了多次演练,保证在既定的时间能准时开球。

 

在倒计时90分钟的“脚本”里,音乐播放、队伍介绍、赛事中裁判判罚及时通过体育展示的声音展示给观众,也是此次五棵松场馆团队测试演练的重要环节。

 

在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内,服务测试活动的场馆团队共有34个业务领域,测试活动期间有600多人。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运行团队主任陈双告诉记者,场馆团队就是一个工作大家庭,全靠各业务经理带团队。

 

餐饮服务

有的场馆菜品出锅和到馆温度都有考虑

 

答:餐饮服务也是此次测试的一项内容。国家速滑馆场馆服务副主任吴荣胜介绍,这次测试活动结合疫情防疫的要求,结合为大家提供菜品质量的安排,特别是结合团队人员口味的需求,精心提供了一些菜单的提前预制,邀请了方方面面的监管部门,包括餐饮制作的专家,提前对菜单的设置进行了品尝和鉴定。


4月4日,五棵松体育中心,送餐机器人在工作食堂内运行。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国家游泳中心运行团队餐饮经理刘佳介绍,从菜单的制定到服务的流程、餐饮的供餐模式,团队都经历了充分的准备过程。

 

刘佳介绍,食材都来自专门的供应基地,从种养殖到切割分配、加工制作、运到场馆,餐饮服务做到全流程监管。“结合冬奥的特色,即便是在屋内,冰上的环境还是很寒冷的,所以餐饮模式也区别于夏奥。”刘佳说。

 

区别于夏奥会的餐饮服务体现在“温度”上,国家速滑馆餐饮服务团队对菜品出锅的温度,包括到达场馆的温度,都做了相应的安排,保证大家吃到口味合适、温度有保障的餐饮。

 

新京报记者 吴为 摄影记者 陶冉

编辑 张磊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