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面板双雄京东方和TCL均给出了超高的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幅预期。产品价格持续上升,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叠加京东方完成产线并购,这成为京东方对业绩抬升的注解。然而周期性繁荣之下,面板业务是否如外界所期待的成为京东方的印钞机?


4月12日晚间,京东方披露了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期。在给出了全年归母净利润增幅162.46%、至50.36亿的同时,京东方预计新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幅将达到782%至818%,即50亿元至52亿元。也就是说,京东方2021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将有机会超过2020全年。


随着业绩预期发布,多家券商给出了买入评级。开源证券研报称,2021年第一季度,需求刺激品类持续增长,而原材料缺货加剧了LCD面板的供需紧张,价格继续上扬。以32寸TV面板为例,3月价格较2020年12月增长了28.3%。该机构预计驱动IC缺货短期难以缓解,全年面板价格维持在高位,京东方的产能进一步扩充会推动全年业绩高增长。


受益于年报和一季度业绩预期的高增长,4月13日开盘后,京东方A(000725.SZ)涨幅一度达到4.67%,午后有所回落。收盘时,京东方A当日涨幅为1.56%。


扩充LCD产能,吃价格回涨红利


2019年营收首次破千亿后,2020年京东方的营收更是以16.8%的增幅达到了1355.5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0.36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6.60亿元,进而扭亏为盈。四大业务板块营收均正向增长。


2020年,京东方从集团层面确立了成为多个细分领域具有绝对优势的物联网创新企业战略目标,提出了打造“1+4+N”航母事业群的概念,显示板块占总营收比重有所下降,但仍高达97.36%,是京东方最重要的业务板块。


也就是说,京东方高增长的背后仍是面板行业周期的涌动。2017年至2019年,中国大陆厂商大幅扩产LCD高世代线,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一路走低。2019年后,韩国厂商产能陆续退出,到2020年疫情前价格开始回升,疫情影响一度令价格回落,直至2020年5月因需求上扬和产能恢复而转增。


京东方的业绩和行业趋势是一致的,也是中国厂商的趋势。年报显示,京东方完成中电熊猫南京8.5代和成都8.6代液晶产线收购,后者为LCD产线。这笔收购令京东方拥有5条8.5代线,1条8.6代线、2条10.5代线,稳坐国内产能第一。不过,京东方在合肥、武汉等LCD产线持股比例不高,所以对净利润增厚的能力有限。京东方已经着手通过定增募资进一步收购股权了。


第三方机构DSCC预计,到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大陆厂商的LCD产能占比将达到七成。然而,韩国厂商早在2019年就已经开始将重心转向OELD技术,三星更是直接在2020年12月底停止了所有LCD产品供应。


国内厂商对于行业中心转移也有相应的布局,京东方在年报中披露,2020年AMOLED销售量和生产量均增加,原因是成都产线高效运营、产能释放,绵阳生产线成功量产批量出货,重庆产线项目按计划建设中。然而,AMOLED的销售量和生产量并不算多,分别约是LCD的0.9%和1%。


国资参与定增,连续三年政府补助超过20亿元


大陆厂商中京东方处于龙头,但从整个行业来看一直是追赶者的角色,且一路发展颇受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1993年,濒临倒闭的北京电子管厂进行股份改革,京东方由此而来。2003年,京东方通过收购韩国现代电子LCD业务,开始全面启动LCD战略布局。2006年,为了筹资合肥6代线产线建设资金,京东方定向增发募集了18.6亿元,认购人除了控股股东外,还包括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


这笔定增让京东方尝到了甜头,随后又进行了三轮定增。到2014年,第五轮定增时,规模已达到了460亿,筹资建设的标的包括合肥8.5代线、重庆8.5代线和鄂尔多斯5.5代AMOLED产线,这些构建了京东方日后抵抗行业低谷期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当初公布鄂尔多斯产线时,作为交换条件,鄂尔多斯政府曾承诺为京东方配置不低于10亿吨的煤矿开采权。2016年,京东方最大单笔投资AMOLED生产线顺利封顶,开始切入AMOLED。


2021年1月,京东方再度掀起新一轮定增,预案显示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200亿元,投资项目包括收购武汉京东方光电股权、重庆6代AMOLED产线建设、12英寸硅基OLED项目建设、成都京东方医院增资和建设,以及偿还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预案已披露,京国瑞基金拟以40亿元认购。京国瑞基金为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控制的主体,且京国瑞基金与京东方控股股东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所以这次京国瑞基金认购的行为构成关联交易。


除了在增资上有政府一路相随,每年京东方还获得了大量的政府补贴。2020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约为23.32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也只有26.70亿元。不仅如此,2019年业绩危机时,政府补助甚至高达26.41亿元,这仍未扭转其扣非后净亏损,而2018年的政府补助也超过了20亿元。


库存商品计提减值增加,“炒股”不赚钱


年报还显示,非主营业务收入中,其一,投资收益约为8.98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4.74%,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对联营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及理财产品投资收益。不过,2020年12月31日,京东方理财产品仅为261.16万元,而2019年同期约为11.62亿元。


其二,资产减值约32.80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53.84%,主要是根据市场状况对存货计提的跌价。具体来看,2020年底,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的跌价准备、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都比2019年同期有大幅提升。其中,库存商品更是增加计提了约6.15亿元。


京东方也曾持有四家公司股票。2020年,该公司清仓了中信建投(06066.HK),以最初投资成本计算,赚了约705.83万元,但其在电子城(600658.SH)、重庆银行(01963.HK)和新世纪医疗(01518.HK)却都是亏本的状态。不过,京东方在外汇远期合约的投资有所收获。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由于大股东减持的同时,管理层增持,京东方曾被投资者质疑,是否可以把管理层增持当成是卖出时点。


2020年2月,京东方发布公告披露,董事长陈炎顺、副董事长刘晓东等15名董监高成员做出承诺,在任职期间内以及就任时确定的任期届满后六个月不减持或转让其所持有的京东方A股股份。2020年年报显示,过去一年这些董监高成员并未减持股份。陈炎顺和刘晓东等还增持了股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梁辰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