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刘亚光


2021年4月15日上午,北京大学医学部叙事医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会议中心召开,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原主任韩启德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院士等出席会议并发言。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天坛医院、北京医院、安贞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等院校及医院的七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叙事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郭莉萍教授担任。


活动现场。


叙事医学(Narrative Medicine)的概念由丽塔·卡伦(Rita Charon)于2001年提出,旨在强调医学实践中的叙事性,即通过有技巧地倾听与接受人们关于自己的叙述,来强化医患之间的共同理解。这与当代许多医学人类学者的观点一脉相承,例如美国医学人类学者凯博文(Arthur Kleinman)就曾用专著讨论过医生的“在场”(presence)——通过与患者的充分互动了解疾痛之于患者的真正意义,塑造起病患之间真切的共情与相互理解。在现场分发的新近出版译著《叙事医学的原则与实践》一书中,译者郭莉萍也认为,叙事医学临床实践的核心原则是“主体间性”,引用卡伦的说法:“主体间性,就是当两个主体,或者说两个真正的自我相遇时发生的情形”。


《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美] 丽塔·卡伦著,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叙事医学在实践中涉及到病人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在理论上同样也具有高度的跨学科性。会议中,来自医学、文学等多个学科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叙事医学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讨论。叙事医学将人们对医学的理解从以医生为中心,转向以与病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成为讨论的一个核心共识。


韩启德从学者的角度全面讨论了叙事医学产生的历史与背景、医学与文学的关系、医学的温度、医生的职业素养、叙事医学的核心、叙事医学所面临的难题与困境、叙事医学中国化、叙事医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等重要问题。北医三院党委书记金昌晓研究员则以北医三院的医疗管理案例为例,分享了叙事医学理念在落地过程中的问题。在他看来,叙事医学的理念落实在具体情境中是十分具体的,例如进入医院时的引导标识是否便于患者理解,就是一种医学图像叙事的实践。

活动现场。


刚刚过去的疫情受到在场的许多叙事医学学者的关注。疫情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生理性的健康威胁,同样也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体验和精神状况。北京大学心理医学人文学院黄蓉助理研究员以叙事医学视角解读了目前出版的抗疫传记中的叙事问题,帮助大家理解疫情期间人们面对重大传染病事件时的心态与情绪。


按照凯博文对疾病(disease)与疾痛(illness)的划分,同一个病症在患者与医生的视野下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医生往往将疾病视为一个对症下药的专业问题,而对病人来说,疾病是一种具体的体验,勾连着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传记文学研究者赵白生就从这样一个角度切入,从对《郭林日记》文本的研究出发,他指出了传记文学与叙事医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为反映作者内心私密情感的重要载体,写作于患病期间的许多日记格外真切而鲜活地反映出对于病人来说,“疾痛”意味着什么。《富兰克林自传》中的性病恐惧书写,《乔布斯传》中的疾病避讳书写,这些都对推进叙事医学研究,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痛苦提供了线索。同时,赵白生还指出,叙事医学走近患者、让患者发声,同时也期待我们学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患者”。


在会议的最后,与会学者针对叙事医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研讨。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王一方教授则重点探讨了叙事医学进入深水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未来十年叙事医学可以在平行病历、复述-再现、共情开掘-反思开掘与医患和谐2.0这五个方面继续推进,提出在“慢病时代”,应用叙事重构新医疗观的重要命题。

记者 | 刘亚光

编辑 | 王青

校对 | 刘军